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 楊健 姜瑜 董朝 范徐麗泰 曾德成 譚惠珠等主禮
香港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從甲午之戰到抗戰勝利》大型展覽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7周年,已於本月14日至22日假中央圖書館盛大舉行。今次展覽分為「甲午風雲滾滾 侵華野心未消」、「抗戰勝利 洗雪國恥」、「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才能自強」三大部分,展品橫跨120年,大部分是港人珍藏,不少更是首次公開。
展覽14日隆重開幕,嘉賓雲集,逾千名社會各界名人出席。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姜瑜、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董朝、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郭亨斌、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文匯報社長王樹成、大公報社長姜在忠、紫荊雜誌社社長劉偉忠、中華廠商會會長施榮懷、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王惠貞、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常務副主席鄧婉玲、原東江縱隊政治指導員潘江偉共同主禮。籌委會主席梁亮勝,主席團主席楊釗、曾智明、王國強、劉宇新、譚錦球、李宗德、龍子明、李國強、陳勇、胡葆琳、杜毅、杜穎等出席。
展覽由民政事務局、公民教育委員會、中華總商會、香港客屬總會、港台青年交流促進會、香港學生活動基金會、新界社團聯會、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慈善基金合辦,全港200多位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和香港多個主要社團共同協辦 ,大會在一曲莊嚴響亮的國歌聲中由執行總監劉宇新宣佈儀式開始。
梁亮勝:不忘歷史警惕軍國復辟
籌委會主席梁亮勝冀通過展覽激勵更多人承擔起愛國愛港的歷史擔當,為中華民族復興和香港繁榮穩定作出更大努力。
梁亮勝指出,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65周年,明年將迎來抗戰勝利70周年,故舉辦今次展覽,因為只有不忘歷史苦難,民族厄運才不會重演。他說,120年前的甲午戰爭刺激了日本侵略者對外擴張的野心,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國,中國人民用了8年艱苦抗戰才取得勝利。當前,日本安倍政權蠢蠢欲動,他們修改和平憲法,擴充軍力,挑戰鄰國,為軍國主義招魂,展覽旨在提醒全世界人民對軍國主義抬頭的勢力保持高度警惕。
梁亮勝說,這段歷史,讓中華民族徹底從以為只要堅船利炮就能強國的幻夢中驚醒過來,開啟了國家順應世界潮流、追求民族進步的轉型。對於香港來說,這段歷史,是香港愛國前輩們共赴國難、對抗外國欺凌的歷史,是眾多愛國社團走向「團結」和「凝聚」的歷史。今天對歷史的重溫讓大家意識到:這兩場戰爭,是兩段充滿苦難和輝煌的歷史記憶,也是兩筆承載着能量和財富的歷史啟迪,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奉獻」,這是歷史給予國人的饋贈。
梁亮勝補充,前不久,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讓大家看到國家在推動「一國兩制」實踐上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對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深切期盼。但從香港目前的局勢來看,香港一小撮反對派試圖用「佔中」、干擾普選進程、惡言對待內地遊客等行為破壞「一國兩制」。他強調,對家國歷史的尊重,是喚醒共同歷史記憶、推動人心回歸的必然,冀通過展覽讓更多人明白香港和祖國是天生的命運共同體。不久前,中國已將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徵慰安婦的珍貴歷史檔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並得到受理,這是相當及時的行為。
楊釗:港青不能遺忘日侵華史
中華總商會會長、籌委會主席團主席楊釗表示,「今次展覽提供一次很好的反思機會。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日本至今仍未反省侵華錯誤。」甲午戰爭今年120年,抗日戰爭明年70周年,香港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人要更好地認識日本侵華歷史,因為這是攸關民族大義的事實,大家絕不能遺忘。
楊釗指出,日本至今仍未反省錯誤,不承認侵華歷史,因此今次展覽提供一次很好的反思機會,雖然中國如今變得強大了,人民生活變好了,但是過去中國遭受日本侵略時,國人失去生活、生命、尊嚴,希望大家從展覽中認識歷史,從而更明白今日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劉宇新:經歷抗戰切身體會
籌委會執行總監劉宇新也指,如果國家落後積弱,就會受到外來欺負,因此大家需要提升民族責任感及社會責任感。「我是抗日戰爭的孤兒,是日本侵華的受害者。」劉宇新回憶抗戰時,自己只得5歲,日本侵華時,自己與父母失散,自此變為孤兒,更是他不可磨滅的傷痛。因此,紀念抗戰勝利50年及60周年,他均出錢出力舉辦大型展覽,希望透過展覽能夠喚起大眾的民族觀念,同時不忘民族大義。
「以史為鑑、振興中華」《從甲午之戰到抗戰勝利》為期近10天的大型展覽經已圓滿舉行,劉宇新作為籌委會總監,深有感慨!有道是,「千軍未動,糧草先行」;在近3個月的緊張籌備過程中,首先很快得到各合辦團體的參與和贊助人作為主席團主席的支持,以及來自各方的人力、文物及展品資源等給了大力的支援,致使籌備工作順利完成,借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和總監一起全程竭誠工作的各方秘書團隊表示崇高敬意!
曾智明:讓新生代深入了解歷史
身為合辦機構港台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兼主禮嘉賓的曾智明,對是次舉辦大型展覽表示由衷的支持,他指出,為讓參觀者和青年朋友更深入了解展覽內容,大會特別訓練了30多位學生擔任導賞員及義工,他們會講流利粵語、普通話及英語,「相信能讓參觀者和青年朋友有更深刻的體會及感受」。
曾智明強調,這次大型展覽正好讓血脈相連的內地與港台青年對這段國仇家恨、不能或忘的歷史,有更立體和近距離的了解。而合辦機構之一的港台青年交流促進會是香港第一個主要從事促進港台及兩岸青年交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的民間團體,為兩岸四地青年人建構更深入、全面的交流空間,今次舉辦大型展覽正好與該會的成立宗旨相配合。
龍允生:青年有責任保家衛國
香港學生發展委員會創會主席龍允生指出,「青年人要以史為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有責任要保家衛國。」中華民族從古到今都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但如被外敵入侵,將會奮起保護愛的人和國家。
龍允生回憶自己讀中學時,有幸修讀中史科目,「看到外敵侵害中國人,都會同仇敵愾;看到抗戰英雄奮不顧身保衛人民,都會肅然起敬;看到戰爭中百姓家破人亡,都會傷心嘆息。」他深感惋惜今日香港高中課程中史只是選修科目,因而不少香港青年不太了解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