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批慶祝香港回歸活動即將開始。 資料圖片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17周年。為慶祝「一國兩制」成功實踐17年,特區政府將舉行升旗儀式和慶祝酒會。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也由明日開始,在全港18區舉辦主題為「活力.愛@慶回歸」、超過150場的系列慶祝活動。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及全港各區工商聯也會舉行慶回歸購物日。解放軍駐港部隊明日開放石崗軍營和新圍軍營,並於7月1日開放昂船洲軍營讓市民參觀。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特首將出席升旗儀式慶祝酒會
今年慶回歸節目豐富,形式更百花齊放。在7月1日回歸當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和政府高層官員,將會出席升旗儀式和慶祝酒會,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7周年。升旗儀式將於上午8時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外金紫荊廣場舉行,約2,500名社會賢達、地區團體等將會出席。
屆時,警察銀樂隊將於升旗儀式中奏樂;由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及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聯合組成的歌詠團,在歌唱家葉葆菁和曾宇軒的領唱下獻唱國歌。特區政府紀律部隊會在空中和海上敬禮。
在升旗儀式結束後,特區政府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樓大會堂前廳舉行慶祝酒會。梁振英將為酒會主禮,出席的嘉賓約有1,200人,包括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外國使節等。
梁振英張曉明等主持啟動儀式
在升旗儀式後,由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主辦的「活力.愛@慶回歸」正式展開。「活力.愛@慶回歸」啟動禮,將於7月1日下午1時半在添馬公園側舉行,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胡建中、解放軍駐港部隊副政委儲茂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擔任嘉賓,聯同慶委會首席會長李家傑及鄭耀棠主持啟動儀式。
今屆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由32個大型社團和工商團體組成,地區層面活動參與機構和團體則有近1,000個,並舉辦超過150場慶祝活動,其中全港性有12項、地區性有139項,預計合共吸引30多萬市民參與,慶祝活動覆蓋全港各個地區,規模遠勝去年。
「青少年步操樂隊大匯演」明舉行
今年慶委會有「兩大重點項目」。首先是明日舉行的「青少年步操樂隊大匯演」,由警察風笛隊和駐港部隊軍樂團,連同由6間中學及聯校步操隊,同場表演不同樂曲,與大眾分享回歸祖國的喜悅。
為隆重其事,屆時中聯辦副主任楊健、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警務處副處長馬維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香港升旗隊會長黃周娟娟擔任主禮嘉賓,與慶委會執行主席鄭耀棠主持活動啟動儀式。
「我要上紅館」邀請賽拓合唱文化
另一重點項目為回歸紀念日舉行的「我要上紅館-合唱團邀請賽」。慶委會邀請了不同組別合唱團參與比賽,旨在發展香港合唱文化。經過初賽後選出10隊組合進入7月1日舉行的總決賽,爭奪冠軍殊榮。
屆時,中聯辦副主任林武、解放軍駐港部隊副政委馮曉林、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等,將連同慶委會各團體代表出席當晚決賽。
「活力‧愛」多以青年「擔大旗」
為讓慶祝活動滲入社區每個角落,回歸紀念當日,全港18區將舉辦逾百項嘉年華會及不同慶祝活動。今年,民政事務總署和18區就以「活力.愛」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7周年慶祝活動的主題,聯同民間團體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與眾同樂,共慶回歸。
據介紹,港島在回歸紀念日將舉辦40多場活動,包括漁民彩艇巡遊、舞蹈大賽、青年跆拳道比賽、嘉年華、文藝晚會、宴會、酒會、電影晚會等。文藝晚會將於6月29日晚(明晚)假伊館舉辦,「活力.愛@慶回歸」嘉年華將於7月1日,分別在灣仔、柴灣、中環、鴨脷洲舉辦。九龍及新界也將分別舉辦「愛.活力」街舞大賽暨百人合舞嘉年華、以及「活力.愛@慶回歸」義工行動啟動禮等。
為體現「活力.愛」的主題,不少節目均以青年「擔大旗」,包括舉辦「全港青少年繪畫日」,2,500名13歲至18歲的本港青少年已於6月22日共同繪畫香港美景,獲獎者將有機會赴俄羅斯交流;「高校科學營2014」,將組織1,000名中學生到內地21所著名大學參觀,並與來自兩岸四地1萬名青少年一同學習科學;「基層大學生升讀大學獎學金計劃頒獎禮」,將資助20位優秀大學生4年大學學費,總額達400萬元。
突出體現關注青年 關愛基層
鄭耀棠早前介紹說,香港回歸祖國是大事,希望透過不同類型慶祝活動,展示香港回歸17年仍充滿活力及為香港注入正能量,以活力及愛心迎接未來挑戰,及回應今年各界慶回歸活動的「活力.愛@慶回歸」主題,系列活動將突出體現對青年的關注和對基層的關愛。
鄭耀棠又說,希望青少年藉着參與回歸活動,更了解歷史,達至薪火相傳,代代相傳。
同時,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全港各區工商聯將在七一前後,舉辦多項慶回歸購物優惠及購物節活動,逾千間大小商戶提供購物、飲食等優惠 (見另文)。
為進一步增進香港社會各界對駐軍的了解,加強相互溝通與交流,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將於明日開放石崗軍營和新圍軍營,並於7月1日開放昂船洲軍營給市民參觀 (見另文)。
此外,沙田賽馬場7月1日會舉行11場草泥地混合賽事,其中一項重頭戲為「香港回歸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