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路斯入球後「空翻」慶祝。 美聯社
今屆巴西世界盃分組賽刷新多項紀錄,還開創不少「史上第一次」。
最老球員:哥倫比亞43歲門將蒙達干在對日本的C組賽事,85分鐘後備入替,打破1994年喀麥隆前鋒米拿的紀錄,成為世界盃決賽周年紀最大的上陣球員。
最快烏龍:波斯尼亞的哥拉辛拿斯在1:2敗給阿根廷的F組賽事,開始僅2分15秒就將皮球送入己隊龍門,比2006年巴拉圭的加馬拉的三分鐘烏龍球,快了45秒。
雙方互有入球最快紀錄:阿根廷對尼日利亞的F組賽事,美斯三分鐘先開紀錄,僅80秒就被阿密特穆沙的入球抵銷,成為世界盃史上,首次在開賽5分鐘內互有入球的比賽。
平個人入球紀錄:36歲高齡的德國前鋒高路斯,在德國對加納的G組大戰中,後備上陣攻入一球,將個人在世界盃的總入球數量提升至15球,追平了已退役的巴西射手朗拿度保持的世界盃個人最多入球紀錄。
第一次出現決賽周第一球是「烏龍」:巴西後衛馬些路在對克羅地亞的揭幕戰中,開賽10分鐘「擺烏龍」,這是世界盃史上首次出現第一個入球是烏龍球,也是巴西在決賽周史上的第一個烏龍球。
第一次採用「罰球定位線」:同樣是巴西對克羅地亞,上半場42分鐘,巴西在前場博得罰球,日本球證西村雄一首次在世界盃採用罰球定位線。這種被稱為「消失的噴劑」,其特製的白色泡沫噴劑可在一分鐘內消失。
第一次採用「門線技術」:法國對洪都拉斯的E組賽事,進行至48分鐘,法國前鋒賓施馬施射,皮球中柱後彈向球門,洪都拉斯門將華拉達利斯將皮球擋入球門後迅速撈出。由於慢動作重播被他的身體遮擋,難以判定皮球是否過線,門線技術就發揮了作用,協助球證做出正確判斷。
第一次賽事設「飲水時間」:葡萄牙對美國的G組大戰,39分鐘出現罕見的一幕,球證吹停比賽,讓雙方球員飲水。這是國際足協今屆針對巴西悶熱天氣引入的規則,以防高溫令球員脫水。球證可以暫停賽事一次或多次,比賽暫停不會停錶,「飲水時間」會在補時階段補回,在世界盃史上前所未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子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