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6月29日至7月1日,以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王樹成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高層訪川團(以下簡稱「訪川團」)飛抵蓉城,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訪問。中國國際(香港)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何俊明、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黃煥明、香港可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清宜等表示十分看好成都的「新未來」。
考察期間,訪川團一行與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等四川成都高層親密接觸,深入成都雙流縣、成華區,以及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進行調研,充分感受了這座開放之都的活力,以及「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巨大商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冬 李兵 成都報道
成都變化 令人震撼
「成都的變化真大,越來越有國際範兒!」6月30日,訪川團一行沿着成都的「中軸線」一路向南。寬闊的馬路,來來往往的車輛川流不息;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英特爾、中芯國際等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如雷貫耳......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介紹,2013年全球財富論壇在成都舉辦,其主題是「中國的新未來」。其實,早在2011年,《福布斯》評估認為,成都是世界上未來十年發展最快城市。投資中國首選西部,投資西部首選成都,已成共識。財富論壇期間,成都簽約引進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公司投資重大項目74個,投資總額1120億元,截至目前,在蓉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255家。企業家們帶着希望和夢想來到成都,開創屬於自己的傳奇,打造屬於成都的神話。
在全球財富論壇後,英國首相卡梅隆、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德國總理默克爾先後訪問成都。截至2013年年底,成都開通了墨爾本、法蘭克福、多哈和倫敦4條國際定期客運航線和3條旅遊包機國際航線,今年,成都機場又開通了直飛美國三藩市航線,至此,成都開通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了74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全年飛機起降超25.0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超3340萬人次,兩項指標均穩居全國城市第四。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還獲得航油保稅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成都正從西南內陸城市成為開放橋頭堡,離世界越來越近!」香港工商界人士發出由衷感慨。
港資西進 形成合力
本世紀初,香港爪哇集團在成都市中心鹽市口興建中環廣場,「雙塔」成為成都地標;2007年,香港嘉里集團興建香格里拉酒店,再次「拔高」成都的天際線......九龍倉、和記黃埔、新鴻基、新世界、華潤、太古、世茂、新世界、東亞銀行、南洋銀行......走在成都街頭,隨處可見香港企業的身影,成都已成為香港與中西部經貿合作最密切的城市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香港在川企業4524家,累計投資272.4億美元,居境外國家或地區在川投資第一位。
近年來,川港兩地因「5.12」、「4.20」結下深厚友誼,在經貿往來、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合作,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尋求新的突破,成為兩地官民亟待破解的一道難題。
「來過四川很多次,前幾次主要是為抗震救災精神而來,這次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四川經濟發展而來!」王樹成介紹,訪川團各位工商界高層都是香港四川總商會的榮譽主席或是創會主席。香港四川總商會由香港文匯報聯合有關方面發起成立,並得到特區政府和四川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其宗旨是整合各方資源,深化川港經貿往來,更好服務四川經濟發展。
香港工商界人士坦言,以前香港企業進入四川,幾乎都是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合力。香港四川總商會的成立,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和支持,整合了方方面面的資源,實力更雄厚、力量更強大,也更能為成都乃至整個四川的經濟發展服好務。
「成都未來前景看好,發展潛力巨大。」黃新初向香港企業發出邀請,歡迎各位香港工商界人士到成都投資興業。
看好成都 再度出手
1992年,香港可達投資有限公司將投資重點轉向內地,洪清宜帶領他的團隊首先來到成都。洪清宜介紹,剛來成都時,港資企業不過100餘家,沒想到如今已有數千港資企業落戶成都。2004年,香港的房地產商開始大舉登陸成都市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其實,適合港企投資的領域比較多,比如高科技產業、文化產業、職業培訓等。」面對新形勢,洪清宜及時做出戰略調整,將目光投向了教育地產。6月30日,來到成都市成華區北湖開發區考察,他對在該地開發現代教育項目表現出深厚興趣。
王樹成介紹,香港文匯報在海外28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33個合作站,覆蓋了世界五大洲的華人華僑社區。海外華文傳媒組織希望能在成都建一個國際傳媒中心,促進全球媒體的交流與合作。黃新初表示熱烈歡迎,並稱將提供大力支持。
「我們將把此次考察的情況,收集到的一些投資信息,向香港企業傳遞,爭取更多的香港企業到成都發展。」王樹成說,將依托香港文匯報和香港四川總商會的平台,服務於成都的對外宣傳和經濟發展。
黃新初:五大興市戰略 蘊含巨大商機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在會見香港工商界高層訪川團時,闡述了成都「五大興市戰略」,並道出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所謂「五大興市戰略」即,「交通先行」、「產業升級」、「立城優城」、「城鄉統籌」、「全域開放」,其目標是成為「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
一是實施「交通先行」戰略,構建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傳輸系統。主要戰略任務:建設全國第四大國家航空樞紐、全國第五大鐵路樞紐,健全市域快速路網體系,加快地鐵建設進度,盡快建成寬頻、融合、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
二是實施「產業升級」戰略,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產業體系。主要戰略任務:突出發展先進製造業,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管理方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汽車機械等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成都製造」向「成都智造」轉型升級。
三是實施「立城優城」戰略,做強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動力引擎。主要戰略任務:「立」好以天府新區為代表的新城,「優」化以中心城區為代表的老城,強化城市發展的科技支撐、文化特色和生態本底,全面塑造成都的競爭優勢,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質量。成都主城將不再擴大,重點發展溫江、都江堰、雙流等七個衛星城。
四是實施「統籌城鄉」戰略,積極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主要戰略任務:重點要深入推進「四個統籌」:一是深入推進制度統籌,進一步打好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張「牌」,在產權、土地、戶籍、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探索力度,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二是深入推進產業統籌,按照「以工促農、以貿帶農、以旅助農」的思路,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互動,大力發展「農工貿旅一體化、產加銷服一條龍」的都市現代農業,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引領作用。三是深入推進建設統籌,充分發揮「全域成都」規劃的引領作用,繼續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和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積極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讓農村在保持空間開敞、生態良好的同時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四是深入推進主體統籌,廣泛開展面向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因勢利導開展文明新風教育,精心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着力培養農民的就業創業能力、現代市民意識和文明生活習慣,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的新型農民隊伍。
五是實施「全域開放」戰略,提升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開放程度。主要戰略任務:以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加主動的姿態推進「全域開放」,實現對內對外全面開放,實現產業領域和市域空間全面開放,加快「充分國際化」進程。
「未來成都將形成『形態、業態、文態、生態』四態合一,宜業、宜居、宜商的國際化大都市。」黃新初說,成都的未來發展前景很好,而且發展空間很大。
花絮:百強雙流 底蘊深厚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李兵 雙流報道)6月29日,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王樹成一行走進雙流,對該縣文化旅遊資源進行考察。
王樹成說,自古以來,雙流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資源。雙流作為全國百強縣,在着力推動工業發展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文化旅遊的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同時,雙流還與香港城市大學等展開了多項經濟合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各領域的經貿活動,加深兩地交流,增進了共識,更深化了兩地的感情。
北改工程 惠及民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6月30日,香港工商界高層訪川團一行走進成華區,對「北改工程」等進行深入調研。
成華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5月成華多項經濟指標「領跑」五城區,後發優勢與潛力巨大。成華區十分期待與香港企業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互利互贏。
隨後,訪川團一行,深入成華區北湖等地進行考察。「前不久,集團向國開行爭取到大筆棚戶區改造資金,能承擔較大棚戶區改造項目。」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北改項目惠及民生,該集團樂意積極參與。香港可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清宜,期待在北湖開發建設現代教育地產項目。
香港文匯報有限公司董事長、社長王樹成表示,期待雙方繼續跟進,攜手共謀發展。
天府新區 充滿生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6月30日下午,訪川團一行走進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汽車沿着成都的「中軸線」一路向南行駛,路邊的工程車、挖掘機來來往往,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
「加快天府新區建設,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天府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可概括為「一帶兩翼、一城六區」,未來將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城市群和經濟增長極。在碩大的沙盤和規劃圖前,香港文匯報有限公司董事長、社長王樹成一邊聽着介紹,一邊詳細詢問身邊的工作人員,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王樹成表示,十分看好天府新區的區位優勢及未來前景,有意在此建國際傳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