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生表現不分高下,評審即場討論賽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攝
每年的外交知識競賽,「情景模擬題」都是高潮所在,今年該部分分為陳述、相互提問和評委提問3個環節,題目是〈各方在國際研討會上,討論未來亞太地區多邊貿易安排〉。6所決賽學校要分別扮演不同國家或國際組織的發言人,因應本國的最新發展,就未來亞太地區多邊貿易安排提出適合的建議,以下為當日各隊的立場概要︰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代表日本
■建議設高水平的自貿協定,包括:廢除貨物貿易關稅、進行勞工權益和環境保護談判、協調各國的投資法規、循序取締農產品關稅等;
■呼籲各國拋開歷史包袱,實現共同發展的亞太夢,為整合亞太經濟的崇高事業付出更大貢獻。
皇仁書院 代表澳大利亞
■提倡實現貿易自由化,包括摒棄貿易保護主義、撤銷農產品補貼援助;
■建議亞太各國加快步伐進行軟件和硬件建設,包括提升輔助基建如交通配套、電訊設備等;
■建議以亞太整體為先,朝「茂物目標」進發。(編者註:「茂物目標」即「Bogor Goals」,1994年在印尼茂物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提出,要求發達成員及發展中成員,分別在2010年及2020年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聖言中學 代表中國
■提出「為人點燈,明在我前」,國與國之間的互動應以種善果為前提;
■不應採取排他的態度,應以人民的福祉為依歸,提升人民的生活質素。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代表美國
■提出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向成員國給予援助,包括提供借貸、引入技術以提高其競爭力;
■TPP可為亞太地區國家提供一個契機,打通國際市場,促進各國貿易。
喇沙書院 代表韓國
■深入中日韓的貿易區的構造和規劃,以達到求同存異;
■加強國家與他國的經濟組織的合作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代表東盟
■配合世貿的宗旨
■循序漸進朝自由化路徑開放市場
■奉行開放性的地區主義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伊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