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麥美娟、鄧家彪昨就蒲台島的供電問題與港燈商討。由鄧家彪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鮑旻珊)以往依賴島上兩部柴油發電機進行有限度供電的蒲台島,有望最快1年後,可利用太陽能發電延長供電時間至24小時。協助居民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及鄧家彪昨日與港燈進行今年度第二次會面,並在會後覆述港燈回應指,若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港燈會就島上太陽能發電進行研究及展開相關工程。居民表示滿意會面成果。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及鄧家彪昨日聯同20多名島上居民就蒲台島的供電問題,與港燈進行今年度第二次會面,商討在島上興建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可行性。麥美娟在會後複述港燈回應指,若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港燈會就島上太陽能發電進行研究及展開相關工程,而相關工程由計劃、興建至投入服務需時約1年,惟未有提及工程所需費用。
居民滿意會面成果
鄧家彪稱,估計100塊太陽能電池板與現時兩部柴油發電機進行互補,就可以為居民提供24小時的供電服務,以應付日常生活。居民則表示,滿意今次會面成果,但擔心政府不允許港燈在島上興建太陽能電板。
麥美娟表示,在今年5月的時候,曾經就島上的供電問題去信政府,當時政府回應指要有電力提供者的同意,「現在港燈已經認頭」,政府沒有理由拒絕這項工程。惟她亦承認可能不順利,因為有技術上的困難,例如供電、工程、土地、選址等,政府唯一可做的是幫助解決技術上遇到的問題。
麥美娟又指,已經得到港燈的同意,會在未來的2個月,作中間人的角色,聯繫政府部門,包括發展局及環境局,與港燈會面商討島上興建太陽能發電的工程,並希望政府可以盡快回應。
供電不足 如與世隔絕
有居民指,兩部柴油發電機在今年已經壞了2次至3次,每次維修需時一兩個月,改由後備發電機供電,為居民帶來不便。居民亦稱,島上供電是供不應求,有時連電視也因無電而沒法發啟,「好像與世隔絕。」
現時有40名至50名居民居住在蒲台島,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兩部柴油發電機供電,但發電機僅在晚上6時至翌日早上6時運作,發電所用的柴油費用需由村民攤分,每1度電約需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