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麟
美國對以色列頒布禁飛令,恰恰正值國務卿克里在中東斡旋以巴停火,時機巧合得難免令人質疑華府背後意圖是要向以方施壓。相比停飛可能造成的實質影響,其象徵意義要廣泛和深遠得多,除了是給以色列當頭澆一盆冷水,更變相承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有威脅能力,可能令襲擊變本加厲。
加沙火箭炮襲擊以色列非一朝一夕,但由於強大的「鐵穹」攔截系統,大多火箭炮在半空已被攔截,極大程度保障了以色列人的安全,現在就連外國旅客也對以色列的防空警報見怪不怪。美國頒禁飛令,無疑會為鐵穹的可靠性帶來質疑,對於依賴鐵穹的以色列社會,勢必構成一定打擊。
以色列航班上一次大規模停飛,已經要數到23年前的波斯灣戰爭。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今日的以色列已融入環球市場,超過幾百家外國企業在當地有業務,更有數千家依賴出口的公司;當年停飛不是夏天旅遊旺季,而且如今以色列旅客數量亦非當時所能比擬。
波斯灣戰爭過後,以色列花長年游說,才說服外企前來投資。雖然短暫停飛相信不會令以色列前功盡廢,但很可能會留下陰影,不會是以總理內塔尼亞胡願意落注的賭博。
美國禁飛令不僅打擊盟友以色列,同時是對哈馬斯的變相肯定。自從以軍兩周前開展「護刃行動」以來,哈馬斯幾乎無間斷對以發動火箭攻擊,但受制於鐵穹一直徒勞無功,因此美歐禁飛令可謂哈馬斯難得的「戰功」,或鼓勵他們發動更多襲擊。
烏克蘭馬航空難後,國際社會對航空安全特別敏感,事實上,無論是加沙火箭還是鐵穹攔截系統,對於民航機始終構成一定威脅。如果這盆「冷水」能令以色列恢復冷靜,促成停火最好不過,畢竟全球最不想見到的,是出現下一架馬航MH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