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美麗廣西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壯鄉廣西 美麗嬗變


放大圖片

■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主題演講表示,中國與東盟合作邁入新「鑽石十年」。

沿邊沿海沿江 戰略部署紮堆

開欄語: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無處不桂林。地處中國南疆的廣西,不僅是山清水秀民族風情濃郁的壯鄉,更因其坐擁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聯結粵、港、澳經濟重鎮、直面中國-東盟自貿區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政府重點佈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國-東盟自貿區,和剛剛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等機遇,讓廣西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激情。

鑒於此,本報從今日起開設《美麗廣西》專欄,冀望以文圖並茂靈活多樣的新聞專題報道,為海內外了解廣西、觀察廣西、走進廣西,提供最權威、最準確、最及時的資訊和解讀視角。

打開一張中國地圖,地處在中國大陸東、中、西三個地帶交匯點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即刻凸顯: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打開一張世界地圖上來看,廣西背靠縱深的內陸腹地;西側及南面則是一海相鄰的東盟諸國。對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有過這樣一段論述:廣西將緊緊抓住中國東盟攜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重大發展機遇,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積極提升廣西在全國開放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建成中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而不懈努力。

沿海沿邊沿江的廣西,正在國家數項重大戰略部署之下,進行美麗嬗變。■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冰冰、曾萍 南寧報道

「廣西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與我們接壤的幾個市的建設日新月異,就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珠三角一樣。」粵西一個地級市分管經濟工作的副市長說。

在這位副市長眼裡,廣西已經把高速公路、高鐵修到了自家門口,如不抓緊時間把交通等基礎設施與廣西銜接好,搭上北部灣經濟區、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順風車,粵西的發展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這位廣東的官員所言不虛,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廣西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已經全面駛入了快車道。

新海絲戰略首要發展目標

2003年,隨着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加速推進,廣西從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末梢一躍成為面向東盟開放最重要的前沿和窗口。

中國-東盟自貿區經過「黃金十年」的建設進程,貿易額翻了6倍,現已超過4000億美元。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的廣西,既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更是這一過程的受益者。

根據統計,博覽會舉辦前的2003年,廣西進出口總值為31.9億美元,其中與東盟的貿易額僅為8.26億美元。2010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進出口為65.2億美元,而到2013年,已經增加到159.15億美元。

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將是新海絲戰略的首要發展目標。

具備地緣優勢的廣西,已然先行一步,已接連提出多個面向東盟的自貿區經濟帶、示範區規劃。通過在中越邊界謀劃跨境經濟合作區、探索中馬兩國雙園新模式、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廣西首個境外經濟合作區,以及在東盟國家廣泛發展的農林礦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靠擴大開放合作贏得發展機會」

隨着國家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雖然廣西人均經濟總量不高、在全國佔比不大,但在全國經濟戰略地位越來越重。2008年,國家批准把廣西北部灣地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009年國務院明確要求把廣西建設成為「沿海發展新一極」。

2013年7月,國家總理李克強在廣西考察調研時指出:「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好、發展好,不只對西南地區,而且對中南地區,甚至對全國都具有戰略意義,廣西要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

「戰略支點要有足夠的硬度、強度,杠杆才能發揮作用。」面對廣西基礎差、要素缺、輻射能力弱的局面,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多次強調,廣西最突出的優勢在區位,很大程度上要靠擴大開放合作贏得更多發展資源和機會。去年以來,廣西擴大開放合作方面四面出擊。

向東,組織了「美麗廣西港澳行」活動和赴廣州、深圳學習考察活動,加力推進粵桂經濟一體化,承接產業轉移,主動對接先進生產力;

向南,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中國-東盟自貿區等平台,深化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擴大貿易投資,拓展國際市場;

向西,加強了與雲南、貴州等西南省份的互聯互通,着力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

向北,深化與湖南等省份的戰略合作,找准節點,實現西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對接聯動。

2013年,廣西四面出擊擴大開放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年底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6300億元,同比增長9.51%。其中利用外資34.17億美元,同比增長7.6%。

今年7月16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關於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批覆》(以下簡稱《規劃》),原則同意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努力把珠江-西江經濟帶打造成為中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增長極,為區域協調發展和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示範。

放寬民間投資准入激發市場活力

隨着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全面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制定提上國家日程,將實現全區國家發展戰略全覆蓋,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進一步彰顯。

今年以來,國家已先後出台19個重點領域60項穩增長的「微刺激」政策,着力推進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廣西打好「東盟牌」、「粵港澳牌」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上半年,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廣西經濟實現了平穩增長,GDP增長8.5%,比全國平均高出1.1個百分點。

以南寧為中心的「12310」高鐵經濟圈加快形成,將帶動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沿線城市第三產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發展轉型;「雙核驅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年內開工、竣工、投產,穩增長的基礎不斷夯實;行政審批、工商登記、農村產權、戶籍管理、財稅金融、投資融資等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將帶來新的發展紅利。

彭清華強調,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破解審批難、投資難、融資難等問題。更多運用市場力量,更多依靠市場化改革的辦法,通過釋放改革紅利來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必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和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和市場主體負面清單制度,由注重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構建較為完善的五級政務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寬民間投資准入。

廣西新型城鎮化規劃四大城鎮群

2014年7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南寧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下簡稱《規劃》)新聞發佈會。這次印發的《規劃》將成為指導今後一個時期廣西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行動綱領。《規劃》要求,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鎮群為主體形態,努力走出一條以人為本、集約高效、綠色發展、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多元特色的,富有廣西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廣西是一個沿海、沿邊、沿江的省區,因此,為了合理佈局、以大帶小,因此將以中心城市為支撐,以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北部灣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東南城鎮群,承載全區80%左右的城鎮人口。因此要加快發展區域性城鎮群。

桂中城鎮群

包括柳州、來賓2市和河池市的部分市縣。抓住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等重大機遇,以柳州為核心,輻射帶動來賓、河池(宜州)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造工業升級版,形成工業發展新優勢;健全城鎮體系,完善城鎮功能,推動城鎮轉型發展,建設成為西南地區先進製造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上游重要的新型城鎮群。

北部灣城市群

以南寧為核心促進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同城化,輻射帶動玉林、崇左2市,重點推進通信、交通、產業、戶籍、旅遊、金融、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口岸通關等領域同城化建設,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培育成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門戶、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核心引擎。到2020年,北部灣城市群城鎮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成為中國城鎮人口千萬級的城市群。

桂東南城鎮群

包括梧州、玉林、貴港3市。以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契機,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力度,主動向粵港澳等先進生產力地區靠?,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依托西江黃金水道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產業集聚帶,健全佈局合理、分工協作的城鎮體系。以梧州為核心促進玉林、貴港一體化發展,建設成為全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廣東廣西合作發展的先行區,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的城鎮群。

桂北城市群

包括桂林、賀州2市。以建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為目標,着眼提升參與國際旅遊合作與競爭的層次和水平,整合桂林、賀州旅遊資源,完善旅遊基礎設施網絡,推動2市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旅遊資源共建共享、產業互補融合發展,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際交流重要平台,打造特色鮮明、富有影響的旅遊城市群。

相關新聞
美麗廣西(第1期) (2014-08-08) (圖)
壯鄉廣西 美麗嬗變 (2014-08-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美麗廣西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