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亨
在中國人民銀行近月增流動性、定向降準支持中小企的政策激勵下,帶動總體經濟前景好轉,推動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第三季起平均上升0.75%,與美、歐高收益債券基金同期平均跌了0.98%及1.21%的表現大相徑庭;投資者倘若憧憬亞洲高收益債的後市,不妨留意佈局收集建倉。
中國6、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加上大部分指標都出現改善,進一步使經濟持穩之餘,印度、印尼大選後致力推動改革帶來正面影響,也為亞洲高收益債市注入政治面相對穩定及區域經濟回暖等因素。
經濟動能升 違約率續改善
受亞洲經濟動能升影響,亞洲高收益債截至今年6月底的2.16%違約率,比2009、2010年金融海嘯時期的15%違約率已大幅改善;隨着亞洲經濟實力進一步茁壯,提升亞洲企業財務結構及盈利,促使這板塊債的違約率,在低利率環境與盈利改善下,趨勢有望向下。
以佔近三個月榜首的PIMCO 新興亞洲債券基金為例,主要是透過亞洲機構或其附屬公司發行、評級低於BBB -的高收益債券或債務證券管理組合,以實現盡量提高總回報的投資策略目標。基金在2013年表現為12.7%。
資產行業比重為35.9% 房地產管理與開發、24.3% 其他行業、10.2% 綜合工業、9% 政府債券、5.3% 石油與天然氣、4.6% 銀行、4.5% 金屬與採礦、2.3% 多元化工業、2% 建材及1.9% 多元化金融。
資產地區分布為45% 中國內地、9.5% 其他地區、9.5% 菲律賓、8.8% 印尼、7.5% 印度、6.4% 斯里蘭卡、5.3% 香港、3.1% 新加坡、2.6% 澳門及2.3% 越南。
基金三大投資比重為1.9% 中信泰富,(票面值20萬美元,票面收益6.8%,2023年1月17日到期);1.7% 碧桂園,(票面值1,000美元,票面收益11.125%,2018年2月23日到期);及1.7% Vedanta Resources,(票面值20萬美元,票面收益8.25%,2021年6月21日到期)。
隨着利率回歸正常化,以板塊約7.2%到期收益率與最短的平均到期日僅3.2年,不僅其收益率高於美高收益板塊的約5.7%到期收益率,前者更具備超過600個基本點信用息差。
相比起後者僅約400基本點信用息差水平,讓亞洲高收益債有足夠的收益率緩衝,抵禦美債利率回升帶來的衝擊之餘,亞洲高收益債比同一區域股市波動為低,也突顯其投資價值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