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不少內地進取的投資者憧憬A股重返4,000點水平。資料圖片
滬港通預期在10月底開通,近月已吸引大量資金入市,帶動兩地股市向好,其中投資A股及追蹤指數股的ETF成為外資基金大手吸納對象,上證綜合指數重越2,200關後,走勢明顯轉強,吸引部分歐美回流基金收集金融、資源及基建等中國概念股,同時也帶動兩地散戶投資者積極入市。在內地次季經濟增長明顯回升帶動下,加上人民銀行配合穩增長提供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有利實體經濟持續復甦,有利股市氛圍,在近期內地銀行逾3,000億人民幣重投股市下,內地牛市來臨的機會大為提升。 ■東驥基金管理
近來不少海外、本港或內地精明的投資者紛紛先行購入港股或A股,靜待滬港通的資金駕臨(接貨),中資或本港券商當然藉此機會推廣及協助客戶購入股份,推動股市在滬港通通關前已飆升!惟事實上,不少內地散戶對港股的興趣不大,原因如下:他們一般喜歡炒賣、不喜歡長線持有,香港的仙股流動性較低,不像內地ST股的高流動性,但今次開放購買大型企業的股份;不熟悉港股,一如香港及海外散戶投資者般,因不熟悉A股而不作投資;機構投資者反而欲趁機利用滬港通,根本不足為奇,令一眾投資者現時一廂情願地炒賣及推高股價,屆時可能「早走早着」;不了解本港股票交易的安排/運作(即遊戲規則),既沒有內幕消息、也需要投資者教育!
散戶料滬A破2600
不少內地投資者(散戶為主)漸漸看好A股,預料A股短線有機會突破2,600點區域,一些進取的股神更估計A股或可能重返4,000點水平。近來不少在A股上市的企業更利用股權融資(股份抵押貸款),藉以擴大經營,成為對股市及經濟具信心的表現。
A股在2012年起一直落後於本港恒指及國企指數,一如A股在2003-2005年間遠遠落後於國企指數的情況,但於2006-2007年間大幅飛升,期間也超越國企指數的升幅,未知今次會否歷史重演?
在習近平、李克強的中央領導集體強勢領導下,繼續深化改革,推行各項微刺激政策等,有助中國宏觀經濟穩定下來及逐漸向好;配合大量資金及流動性較為充裕等情況下,融資成本可望降低,牛市來臨的機會大大提高,只要A股散戶恢復信心,A股上升浪便停不了。近期內地銀行存款流進A股逾3,000多億元人民幣,證明確有其事,投資者短期可藉外圍、歐美股市調整之機入市。
滬港通漸增開放力度
A股現時只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比重小於1%,中國繼續開放金融市場,如10月滬港通開展等,不斷增加開放力度,或有助A股於明年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機會,甚至可能把比重提升至17%及刺激A股大幅飛升,牛市來臨之機頗大。
根據理柏的環球分類,截至8月18日,坊間現時有61隻中國股票基金可供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