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會主席施文信將巨型支票贈予中大,由鄭海泉代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穎宜 攝
獲高教界最大筆善款 推600張病床優質醫療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中文大學籌建私營非牟利教學醫院獲重大進展。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就該教學醫院向中大捐出多達13億元的巨額捐款,創下賽馬會130年歷史上於醫藥範疇最大筆單項捐款紀錄,也是中大以至香港整體高等教育界所獲最大筆捐贈。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教學醫院整個計劃預計所需資金約為63億元,工程時間需要3年,預計可提供約600張病床,希望透過一般市民可負擔的優質醫療服務,填補現時公私營醫療之間的差距。中大現正等候更改土地用途的手續和程序,希望能盡快動工。
中大昨日舉行「教學醫院項目及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捐款典禮」,馬會主席施文信、行政總裁應家柏、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聯同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海泉、校長沈祖堯、中大醫療中心董事局主席利乾出席。
首收巨額支票 銀行家鄭海泉也驚喜
鄭海泉在致辭時指,十分榮幸得到馬會的鉅額捐款和信任,而13億元也是中大建校50年來收到的最大筆捐款。本身為知名銀行家的他更笑言,在銀行工作了大半輩子,個人也未接收過金額如此大的支票,對此深感興奮。為示答謝,中大會將新醫院的一座臨床醫學大樓命名為「香港賽馬會醫療大樓」。
贈施文信肖像畫 沈祖堯題「造福桑梓」
鄭海泉在接收大支票時更鬼馬地數齊10位數,之後示意Okay,而會計師出身的施文信都好「均真」,拿出筆作狀示意鄭海泉簽收。中大贈予施文信的肖像畫也很有心思,畫中的施文信穿起唐裝,還由沈祖堯題上「造福桑梓」四個大字。
擬「套餐式收費」 明碼實價惠大眾
沈祖堯介紹,中大教學醫院是全港首間非牟利及自負盈虧之大學醫院,理念創先河,以服務市民為宗旨,希望能紓緩公營醫院的壓力,同時填補公私營醫療之間的差距。醫院由中大全資擁有,不涉及任何商業機構,並將廣泛採用「套餐式收費」,以明碼實價制定服務價錢,讓大眾可以高透明度及可負擔的價格,享用優質醫護服務。
除面對大眾,教學醫院亦會為中大醫學院提供全新的教研基地,為醫科生和各類醫護人員提供教學設施,加強優質培訓,建立尖端的教學和研究中心。
建院費需63億 研用儲備向外貸款
新教學醫院選址為於中大校園內,鄰近大學站,預計所需資金共為63億元,全面運作後可提供約600張病床,其中一定數量為公共醫療病人而設。中大指,除向外籌募捐款外,校方亦正研究動用大學沒有指定用途的私人基金儲備及策劃向外貸款,支付醫院建設費。
此外,賽馬會昨同場向中大捐資1,200萬元,支持成立中大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就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研究和制定出各項優質高齡化的政策,保障香港社會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