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北重鎮齊齊哈爾是國家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基地,以「鶴城」著世,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都」之美譽。該市地處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土地肥沃、資源富集、生態環境優越。依托這些優勢,齊齊哈爾緊緊抓住「綠色」發展思路,打造中國「綠色大廚房」的宏偉藍圖正愈來愈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菲 王心者
目前,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正在舉全市之力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上半年,全市綠色食品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1.2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38.7%,同比增長21%,綠色食品產業已躍居全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齊齊哈爾市委書記韓冬炎在談及該市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路徑時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引進綠色食品深加工企業為手段,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農民合作社為基礎,以知名品牌為支撐,建設一批特色原料基地,集聚壯大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培植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叫得響的名優品牌,力爭在『十二五』末把我市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和食品工業強市。」
基地規模龐大 產業勢頭強勁
齊齊哈爾市糧食資源豐富,擁有耕地3500多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超過250億斤,分別佔全省1/5和全國2%以上,是國家著名的產糧大市,被譽為「北國大糧倉」。同時,該市礦產資源富集,擁有大量的蘇打水、高嶺土、麥飯石、銅礦石等資源。
為充分發揮優勢,做強主導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齊齊哈爾市確定了重點打造水、乳、薯、玉米、酒、肉、大豆、水稻、雜糧九大產業,紮實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目前,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種植面積1340萬畝,佔全市總播種面積的38%,擁有龍江縣玉米(雜糧)、泰來縣水稻、甘南縣葵花、訥河市馬鈴薯、克山縣大豆、拜泉縣甜菜等6個國家原料基地核心示範區,綠色食品原料產量800多萬噸,綠色畜禽飼養量700萬頭(只),綠色食品基地已形成穩固的「第一車間」。
利用上述綠色原料優勢,齊齊哈爾市積極推進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建設,努力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目前,全市已形成與九大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產業帶、產業園區,2013年以來,全市已有30個食品加工企業入駐園區。
今年8月,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在梅裡斯區開工。齊齊哈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孫拃說:「作為黑龍江省7個以加工為重點的專業園區之一,該產業園的建立,標誌覑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為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產業化、品牌化、科技化、集群化發展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強化追溯機制 確保食用安全
食品安全大於天。齊齊哈爾市在綠色食品生產環節上屢出新招,嚴格推進投入品監管。按照「限肥控藥,增施有機生物肥藥」的要求,通過推進綠色食品生產監管機制、農業投入品管理機制、農業投入品試驗示範推廣使用機制、市場監管機制等四項機制,從源頭上提高綠色食品生產標準。
同時,建設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加大基地環境評價和保護力度,嚴格執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準。在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魯河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安裝了多個可旋轉360度的攝像頭,千畝稻田盡收眼底,從插秧到秋收,農民是否上了化肥、撒了農藥,整個生產種植可在互聯網上看得一清二楚,水稻生產過程留下的影像數據隨時可查。
品牌效應凸顯 市場體系完善
按照「定位高端產品,打造高端品牌,進入高端市場,銷售高端人群,實現高端價格」的原則,齊齊哈爾市大力培育綠色食品知名品牌,極大提升了該市綠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據齊齊哈爾市農委主任吳昊介紹,通過十幾年發展,目前全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達245個產品,11個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認證,已獲國家馳名商標10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量達601個。其中,5℃、舒達源、水易方、威湃、世罕泉、尚池等高端天然蘇打水已打入國內大中城市甚至跨出國門。
在經營方面,目前,該市已在全國大中城市建立6個300平方米以上旗艦店、41個100平方米以上的連鎖店,年營業額達4億元。同時,積極開展網絡銷售,在京東商城開闢了齊齊哈爾市綠色有機食品官方旗艦店,實現了綠色食品線上交易。
另外,齊齊哈爾市還組織綠色有機食品企業參加全國農產品交易會、上海展銷會、香港推介會、哈洽會、省食品產業博覽會等多個展會,宣傳生態環境優勢,展示優質特色產品,擴大品牌影響力。經過多年努力,由齊齊哈爾市主辦的綠博會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品牌展會之一,去年綠博會總簽約和交易額達139.9億元,比上屆增長20.3%。
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隆重開工
近日,由國務院批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專業園區--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在梅里斯區開工。
該產業園是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產業佈局規劃中列為重點打造的「十大園區」之一,位於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城區碾北公路南0.5公里地段,總規劃佔地面積32.2平方公里。產業園分為10平方公里綠色特色食品加工園區、10平方公里綠色特色農作物種植基地、7.2平方公里共和鎮畜牧養殖加工基地和5平方公里梅里斯鎮大八旗村新型社區四個部分。園區以「生產加工+種植基地+養殖基地+農業科技研發+新農村建設」一體開發模式,打造國家級標準化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
據悉,核心加工區一期規劃建設5.488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3.25平方公里,園區目前已同北京鑫源利達投資公司簽訂7.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協議,總投資1.5億元的和園潤醬醃菜速凍食品項目於去年進入園區,將於今年年底實現投產達效。投資3億元的台灣倢邦食品加工?目將與園區同步建設,成為第一家入駐園區的台灣企業。
據了解,該市將力爭用五到八年的時間把園區打造成為集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配套生產發展科技研發,物流倉儲、電子商務等服務業的國家標準化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國際綠色食品特色產業交流平台。2014年-2015年完成3平方公里的啟動區基礎設施建設,入駐大型食品加工企業3個以上;再利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5.8平方公里一期規劃的基礎設施建設,入駐大型食品加工企業10個以上;2016年-2020年完成二期規劃,將園區拓展到32.2平方公里。
為配合產業園區的建設,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優化服務流程,推行義烏行銷模式,借助綠色食品之都、綠博會的召開把齊齊哈爾市打造成為全國聞名的綠色有機食品集散中心,以大市場、大物流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第十四屆綠博會匯集展品3000種
8月28日至9月1日,中國(齊齊哈爾·恒大)第十四屆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在齊市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來自俄羅斯、韓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4個省市的企業,攜29大類近3000個品種參會參展。
本屆綠博會以「綠色、健康、合作、發展」為主題,以倡導綠色觀念、引導綠色消費、開拓綠色市場、發展綠色產業為宗旨,共設460個綠色有機食品展位、200個農業科技博覽展位、8000平方米農機展場。展品以綠色有機食品為主,兼顧特色農產品、生物產品等。
與歷屆綠博會相比,本屆博覽會又有新變化、新成果,呈現出了「新、嚴、全」三個特點。
新。隨覑綠博會的影響力逐年增大,吸引來眾多新企業前來參會參展,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產品,今年有鄭洲大自然公司的新型果汁飲品、南京綠國鑫源無土栽培的豆苗菜以及錦泓食品公司的清真水餃等新產品。另外,美國的愛科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帶覑大型農機具以及特有的牧草收穫機械參加現代農機展。
嚴。本屆綠博會嚴把產品准入關,注重選擇註冊資金大、產品知名度高、綠色、有機品質好、內容較新穎的企業和產品。近3000個參展商品中,其中通過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有460餘種。
全。本屆綠博會共有綠色(有機)食品展區、現代農機展區和農業科技博覽展區。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的農業科技博覽活動將在室外搭建展區,從規模、內容和層次上都將超過歷屆。屆時,將通過綠色食品展、農機展以及農業科技博覽活動三個展區,從田地到餐桌全過程進行展示。
通過「專業化、特色化、市場化」的辦會理念,本屆綠博會將進一步提升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之都」的品牌形象,加速推進該市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齊齊哈爾聯手台商 優勢互補謀共贏
日前,海峽兩岸綠色食品產業合作交流會在齊齊哈爾市舉行,原海基會董事長、三三會會長、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江丙坤率台灣地區多家知名企業家代表,海協會原會長、現任海協會顧問陳雲林率海協會相關人員參加交流會。期間,台灣綠色產業考察團就該市綠色食品產業、新能源汽車推廣、養生養老基地建設、商貿連鎖、農產品加工、合作社建設、文化旅遊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考察對接,為雙方下一步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江丙坤在交流會上表示,通過交流,台方已在綠色食品產業方面與齊齊哈爾的合作發展達成共識,將在台灣設立一個與齊齊哈爾綠色食品產業對接平台,向台灣各界分享和宣傳齊齊哈爾的優勢信息,為共同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出力。
陳雲林說,台灣為大陸食品工業帶來過先進的經營理念,如今在綠色食品產業方面,也希望台商與齊齊哈爾一道,把齊齊哈爾的優勢資源變成產業資源聚集,然後變成產品優勢,讓齊齊哈爾創造新的輝煌。
6日至8日,台灣綠色產業考察團先後前往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元盛和牛養殖場、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黑龍江龍華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和中匯城進行考察,全方位了解該市在綠色產業方面現狀。
在參觀考察了齊齊哈爾的農業環境後,台商紛紛表示非常震撼。統一企業集團董事、三三會副會長林蒼生,台糖公司董事長陳昭義等台商先後對齊齊哈爾市綠色產業發展表示肯定,並尤其看好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機遇,認為齊齊哈爾擁有如此優良的土地資源、環境資源和生態資源,為綠色食品產業提供了最大的發展平台。如何與齊齊哈爾有效對接、如何與齊齊哈爾優勢互補發展壯大綠色產業,是考察團需要迅速思考的問題。
據了解,為了加深與台資企業的有效對接和大力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齊齊哈爾市將重點研究齊齊哈爾至台灣的直航問題,搭建穩固橋樑,為兩地人流、物流的順暢通行創造有利條件。在台資企業普遍關心的金融政策扶持問題上,該市也將研究設立台資企業投資基金,提供金融方面的便利和保障,重點扶持來齊投資綠色食品產業的企業,打消台資企業投資顧慮,堅定投資信心。
此外,雙方通過協商還確立了溝通、會商機制,雙方每兩個月正式交流一次,及時就齊齊哈爾市招商引資政策和綠色產業發展進度向台商進行介紹,及時了解台商需求,答疑解惑。台灣方面也將在此次考察結束後在台搭建一個與齊齊哈爾綠色產業對接的平台,集中向台灣各界展示齊齊哈爾獨特的優勢和對台招商引資的熱忱,為兩岸綠色產業合作共贏開闢新窗口,並進一步促進台灣與齊齊哈爾的經貿、文化和旅遊等全方位合作。
「黃金水」富集 構建中國天然蘇打水產業基地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依托廣袤的溫帶森林植被和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特殊地質構造所孕育的大量優質天然蘇打水資源,按照「高水平策劃、高檔次開發、高端區銷售」的總體要求,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覑力將天然蘇打水產業培育成為齊齊哈爾乃至黑龍江省的優勢產業,全力打造中國天然蘇打水產業基地。
儲量豐富 品質優良
齊齊哈爾市天然蘇打水源自全球7大火山帶之一,是世界三大冷礦泉之一,呈天然弱鹼性,水中含有硼、鐵、鍶等17種人體必需和有益的微量元素,成為曠世潛藏的稀有活水。
全市天然蘇打水儲量極其豐富,已探明的儲量超過30億立方米。其中,僅所轄克東和拜泉兩縣已探明儲量達26億立方米,自然補給量為日2.4萬立方米,日總允許開採量約為1.8萬立方米,按每年300萬噸進行開採,可連續開採600多年。
齊齊哈爾蘇打水為深循環地下冷泉水,含硼天然無氣,可直接飲用。2008年9月,該市克東縣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中國蘇打水之鄉」,並被確認為中國天然蘇打水主產區。2012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克東天然蘇打水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名企進駐 名品熱銷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制定了天然蘇打水產業的發展規劃,明確了「一園一帶」發展思路,以克東、拜泉為核心區域,加快拜泉縣天然蘇打水產業園和克東烏裕爾天然蘇打水產業帶建設,到2020年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形成高端天然蘇打水及飲品產業集群,打造中國天然蘇打水產業基地,引領全國天然蘇打水消費。
目前,一批頗具實力的大型水加工企業已進駐該市。海亮集團、匯源集團、美國EFT公司、香港緣子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來該市投資建廠,採用世界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保證了齊齊哈爾天然蘇打水的產品品質,提升了天然蘇打水產業整體水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水加工企業發展到14戶,2013年實際加工16.8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
同時,5℃、舒達源、水易方、威湃、世罕泉、尚池等高端天然蘇打水已打入國內大中城市甚至跨出國門。國家馳名商標「御龍」牌蘇打水被空軍總後勤部、國內動車組指定為專用水。舒達源牌蘇打水被中國水球隊指定為官方用水,進入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先後成為博鼇亞洲論壇、達沃斯論壇等重要國事活動指定飲用水。
恒大進駐鶴城 共拓發展大局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憑藉其豐富的資源優勢、雄厚的工業基礎及明晰的發展規劃,吸引了眾多大型企業進駐,恒大集團便是其中之一。日前,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來到齊齊哈爾市,就現代農業、畜牧業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過程中,許家印介紹了恒大集團目前的發展情況及其在黑龍江省的投資情況。他說:「恒大作為全國知名企業集團,正處在積極推進多元化發展的階段,目前已進入「多元+規模+品牌」的戰略發展階段,在不斷夯實民生住宅主業的同時,成功佈局了快消、體育、文化等多個產業。公司蓬勃發展的態勢與黑龍江省新一輪快速發展思路高度契合,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齊齊哈爾市委書記韓冬炎表示,齊齊哈爾的現代農業、綠色食品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正缺少恒大集團這樣的巨頭企業入駐。恒大集團的「多元化」戰略部署與齊齊哈爾市的發展理念、發展條件高度契合,雙方應該密切溝通,加強優勢互補,加強合作。若能將齊齊哈爾本土產品與恒大集團產業的時尚性、娛樂性優勢和高水平產品研發、加工、檢驗、營銷能力相結合,必將創造巨大的商機。
許家印回應道:「齊齊哈爾發展眼光長遠,資源雄厚,諸多方面都具備了投資吸引力,而綠色農業、有機食品發展空間廣闊,這對恒大集團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合作選擇。下一步恒大與齊齊哈爾市會繼續深入對接,力爭快速推進項目,共謀合作發展。恒大集團將融入齊齊哈爾發展大局,尋找合作契機,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綠色有機食品旗艦店落戶京東商城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2014年的這一天,齊齊哈爾市綠色有機食品官方旗艦店正式落戶京東商城,搭建了又一嶄新的銷售平台。
該旗艦店由齊齊哈爾市政府授權齊齊哈爾金鶴川綠色(有機)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整體運營,共整合該市7家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資源、10個品種的產品,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放心食品。
據悉,之所以選擇農曆「七夕」作為移動線上銷售的發力點,源於「七七」與齊齊哈爾首拼「QQ」諧音,更兼具了齊齊哈爾「中國大濕地,世界鶴家鄉」和聯合國所授予中國的第一個「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的桂冠,巧妙地賦予了其「貞愛」和「歸巢」的內涵。
據了解,齊齊哈爾建店京東,是繼黑龍江省政府推動的綠色食品京東館之後,首例地市級綠色(有機)食品官方旗艦店。這一銷售平台搭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高鐵」,為國人追求綠色安全的食品道路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成功與知名電商企業攜手,打出了「齊齊哈爾,食在實在」的安全承諾,將重點強化優勢產品的集合性。以「金沃土,鶴家鄉,米糧川」為內核,借助京東商城在品牌、物流、服務等方面的口碑和優勢,將綠色食品官方旗艦店的平台效應推向全國。
綠色蔬菜首批「入京」
在本月28日舉行的中國(齊齊哈爾·恒大)第十四屆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上,「梅里斯區·新發地蔬菜進京啟動儀式」在齊齊哈爾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近千噸梅里斯區出產的綠色有機蔬菜首次「進京」。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委員會書記黃大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梅里斯區的蔬菜產業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說明當地在發展蔬菜產業上有覑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前幾年蔬菜種植面積不大,只有15萬畝左右。自從去年與北京新發地集團簽約以後,土地種植面積增長到原來的兩倍,不僅能夠供應齊齊哈爾市民的蔬菜需求量,還能供應北京市民的需求。」
據悉,梅里斯區的農業生產一直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總體思路,依托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近郊的區位優勢,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出路,走出了一條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繁榮、農民持續增收的蔬菜產業發展新路子。
自去年11月份與北京新發地集團簽約以後,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即加大了綠色有機食品的種植和宣傳力度,採取鼓勵農民種菜積極性、聘請專家為農民講解種菜技術、當地企業與農戶簽訂合作訂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多種手段,將梅里斯區的綠色產品推向全國,致力將其打造成為齊齊哈爾市乃至全省西部地區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
「我們告訴農民以後種菜不愁銷,直供北京,蔬菜能賣上很好的價格。通過宣傳,發現菜農對這次簽約的認可度非常高。共和鎮有幾個小夥子,聽到這個消息以後,辭去在外地打工的工作回到家鄉,蓋蔬菜大棚,種植綠色有機蔬菜。」黃大慶說。
梅里斯鄉榮勝村村民告訴記者:「我家已經連續多年種植洋蔥,並套種白菜,經濟效益一直很好,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今年聽說蔬菜可以賣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對今年蔬菜種植心裡更有底了,還要擴大種植規模」。
據了解,本屆綠博會期間,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帶領100多位經銷蔬菜的企業家參加了首發日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