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權寧世希望,香港的政改問題可以朝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方向得以圓滿解決。 本報北京傳真
權寧世談議員職責 「守憲法以國家利益為先」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彭凱雷、劉凝哲、張紫晨 北京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對香港政改問題作出決定,引發各國駐華外交官們的關注。韓國駐華大使權寧世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希望政改問題可以向着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方向得以圓滿解決。在韓國政壇耕耘多年,並三度連任韓國國會議員的權寧世對選舉政治有着深刻見解。他說:「遵守憲法,為增進國民的自由與福利、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努力,以國家利益為先,誠實履行國會議員的職務,是韓國議員的宣誓詞。」 (尚有權寧世專訪內容刊A9版)
時值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作出決定之際,權寧世在北京接受本報獨家專訪。他說,已聽聞上述消息,並表示,希望政改問題可以向着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方向得以圓滿解決。
議員責任是實現國民願望
當記者問及「中國人大常委會確認香港政改框架需要香港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通過,作為既往韓國國會高官,怎麼看待議員的責任與擔當」時,權寧世坦言,國會議員代表着國民,是極為重大的責任,「我認為國會議員的責任和作用是進行最大限度實現國民的願望、增進國家利益的立法及政策活動。」
香港輿論曾就特首是否必須「愛國愛港」這一問題爭執不休,而這在其他國家的政治家眼中實在不值一辯。權寧世指出,韓國的議員在國會任期初就會宣誓,要遵守憲法,為增進國民的自由與福利、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努力,以國家利益為先。
作為韓國政壇上的明星人物,權寧世擔任駐華大使後發表的第一篇演講,充滿着愛國情懷,並強調為國奉獻,既激動又敬畏。「所謂激動,出自於我個人的自豪感,是對自己能夠在韓國最重要的外交現場之一的中國,為大韓民國國家利益奉獻感到自豪;所謂畏懼,出自於強烈的責任心,是對自己今後要進一步推動韓中關係更上一層樓感到責任重大。」
尊敬鄧公推中國改革開放
最近,中央文獻研究室與香港文匯報聯合在香港舉辦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展,引起各界關注。權寧世對鄧小平與他推動的中國改革開放相當讚賞,他說:「為紀念8月22日鄧小平誕生110周年,中國舉行了各種活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今天中國經濟發展及繁榮的基礎,作為改革開放的領導人,鄧小平在國內外備受尊敬。」
權寧世向本報表示,最近在讀有關鄧小平的書,書中有關中國改革開放前後為引進新的發展模式而苦惱的段落令他印象深刻。過去中國內地就近學習香港模式,後來又吸收日本、韓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最終創造出了獨特的中國模式,非常了不起。
權寧世說,引進一個模式不難,但中國是一個15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個引進的模式可以完全契合中國的發展,雖然從不同細節上觀察,中國發展模式與其他國家相類似,但整體上,中國創造出了全新的發展模式,令世界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