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剛過去的8月份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下降14%,跌至72億美元,數字創2009年5月以來低位。消息引發內地A股急挫。事實上,受人民幣升值和勞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外商直接投資減少屬正常現象。國家近年銳意推動經濟改革,加大刺激內需和發展高增值服務業的力度,以扭轉以往偏重外來投資的經濟不平衡。在中央調結構的大方向下,難免會出現「陣痛」,但改革長遠將為中國經濟和A股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成效正逐步展現,投資者毋須對股票市場的短期波動過度敏感。
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大批外商早年看準中國在勞工和資源等方面的低成本優勢,紛紛來華設廠投資。近年隨着人民幣持續上升,勞動力成本急增,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通脹、環保要求和地價攀升等因素影響下,逐漸改變了中國低成本的產業定位,也令過去以低成本為招徠的製造業受到一定影響。不少從事製造業的外商面臨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因而減少對中國的投資。
必須指出的是,中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近年服務業的投資表現更開始反超製造業。今年以來,儘管外商投資減少,但服務業利用外資金額一直在增加,顯示發展重心由以往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經濟,慢慢轉向講究成本效益的高增值產業。服務業的壯大勢將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改革的動力。況且,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有所下降,但中國依然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吸引外資的經濟體。自1992年起,中國更已連續22年成為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指出,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過程中出現短期波動難以避免,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內外經濟情況複雜,另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基數比較高,同比容易發生波動,只要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今年中國經濟主要預期指標仍能完成。這說明,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吸收外資的數據在個別月份出現波動實屬正常,不足以反映整體走勢。只要經濟力保穩定,中國仍是大部分企業看好的投資市場。
(相關新聞刊A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