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欽州市欽南區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廣西城市群的中心地帶,該區享有「中國大蠔之鄉」、「全國優秀郊縣(區)」、「全國科普示範縣(區)」、「中國民營企業最佳投資縣區」等美譽,是廣西連接東盟的「橋頭堡」和廣西對外開放的前沿。2014年,在全市經濟總體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欽南區實現了「穩中求進」的目標。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5.4億元,同比增長12.5%,實現GDP總量在兩縣兩區排名第一,經濟形勢一片向好。■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蕾 廣西報道
交通便捷 區位戰略優勢明顯
欽南區是欽州市城市中心區、著名的民族英雄劉永福的故里。管轄12個鎮、1個華僑農場和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8.92萬人,陸地總面積229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520.8公里。由於地處於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群的中心地帶,東連北海市,西鄰防城港市,南靠欽州港,前有欽州港作門戶,後有欽州市主城區作依托,欽南區在區域經濟板塊中的戰略位置重要,是廣西與東盟聯繫的"橋頭堡"和廣西對外開放的前沿。
水陸交通便捷也是欽南區發展的一大優勢條件。欽南區作為廣西沿海地區水陸交通樞紐,區內擁有南寧-欽州、欽州-防城等五大鐵路幹線和桂海高速、欽防高速、欽陸一級、南北二級、欽港一級、沿海一級等高等級公路,距南寧、北海兩大機場均在1小時車程內。等級公路里程257.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9公里,一級公路27.2公里,二級公路55.1公里。另外,緊靠的欽州港是全國區域性重要港口、國家一級口岸,是中國大陸距離東南亞、西亞、歐洲最近的港口之一。
隨着2010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准實施、廣西欽州保稅港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設立和國家商務部確定欽州為全國第二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欽南區在區域經濟板塊中的戰略位置日顯重要。
投資環境向好 產業園區進一步拓展
2013年是欽南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年份。全年該區七項經濟指標在全市兩縣兩區排名第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9.4億元,同比增長14%,總量和增速均排名第一。而2014年上半年,欽南區更是在全市經濟總體下行的情況下,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接近13%,增速比目標任務高出1.5個百分點。
攻堅取得勝利,關鍵在於區內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加快,重大項目支撐力增強。據了解,今年以來,位於欽南區的黎合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那麗產業園產業規劃加快。進口資源及新材料加工園區擴區21平方公里已通過欽州市評審,園區內水、電、氣、路、通訊、排污等配套設施建設進展順利,特別是1.9公里金光大道基本完成通車;園區與六欽高速公路互通工程建設正在招投標,徵拆工作正在進行,即將進入開工建設階段。
今年上半年, 全區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2.38億元,同比增長65.16%,拉動總量增長29.46個百分點。廣西巨申銅管、源豐達年產40萬噸鈦鋯產品、瑪氏火龍果加工項目等一批項目順利開工建設。進口資源加工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園區承載能力增強。目前落戶進口資源加工區項目8個,總投資額349.8億。全區億元企業2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家,完成總產值41.45億元,同比增長47.12%,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107.6%。中桂鋼鐵、明利化工等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有力拉動我區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市續建的重大項目建設速度加快,如欽州學院新校區建設、茅尾海一期海岸綜合整治項目、北部灣大道二期工程、千年古陶文化產業園一期項目、欽靈一級公路(欽南段)等項目,有力拉動了欽南區城鎮投資的增長。
而在推進園區規劃建設所涉及土地問題上,該區積極優化土地配置,出台相關政策和辦法,形成集約用地機制。針對一些已批建設用地存在的利用率不高、項目分散等情況,該區積極採用「騰籠換鳥」等多種方式,加大對閒置土地的處置力度,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完善工業發展平台,加快企業進駐步伐,並主動接受欽州港大工業、大企業的輻射帶動,盤活周邊閒置工業資源,充分挖掘和發揮企業潛力、效益,夯實了工業發展基礎,不斷提升園區產業承載力。
入選特色旅遊名區縣 第三產業發展活力增强
在發展園區經濟的同時,欽南區並未忽略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擁有山青海碧,濱海島國風光的欽南區「山上欽南」和「海上欽南」的自然生態景觀令其在沿海地區中獨具品位。
據悉,欽南區區內的那霧嶺海拔418.8米,雲籠霧繞,是北部灣畔第一高峰。銘德生態園、品綠山莊等田園風光與極具異國情調的火龍果景觀交映生輝。還有龍門港七十二涇100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參差錯落地散佈在縱橫10公里的欽州灣海面上,島如明珠,涇似玉帶,回環往復,海天一色,故得「龍涇環珠」之美名.
此外,區內還有廣西沿海地區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大型建築群──國家4A級景區劉永福故居和以奇石、海灘、中華白海豚著稱的國家4A級三娘灣風景區。
2013年7月,在廣西旅遊發展大會上,廣西提出要完善旅遊產業發展體系,全面推進旅遊強區建設,其中就有構建一批特色旅遊名縣的設想。而欽南區有幸成為其中之一,也是欽州市唯一入選的縣區。借此良機,欽南區又以「海豚之鄉、坭興陶都、英雄故里、快樂海家園」為主題,提出將欽南打造成為集濱海休閒度假、歷史文化體驗、特色生態休閒旅遊為代表的北部灣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受此影響,欽南區的第三產業經濟又取得較好成績。據統計,2014上半年,欽南區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79.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5%和33%。同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41.5億元,同比增長14.4%,均排在全市兩縣兩區首位。
欽南:廣西特色旅遊名區
「旅遊創建是個綜合性工程,不僅僅是景區,與之配套的交通、服務和休閒娛樂設施等都將得到完善,這對於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個很大的促進」。欽南區旅遊局長程曉雲認為,欽南區入選特色旅遊名縣不僅將提高該區旅遊質量,也將提升整個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主題明確 打造濱海休閒旅遊名區
據了解,在2013年首批創建活動中,北部灣沿海一共有三個縣區入選,除了欽南區外,還有北海潿洲島和防城港東興市。與潿洲島的海島風光和東興的邊境遊不同,欽南區不僅擁有美麗的濱海風光,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特色旅遊產業,因此欽南區創建特色旅遊名縣,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欽南區地處欽州城市的中心區,依山傍海,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不僅擁有三娘灣旅遊區、劉永福故居兩家4A級景區,還擁有欽州坭興陶藝館、火龍果基地等一批全國和自治區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同時,欽南區還擁有綿長的海岸線,三娘灣、麻蘭島、龍門群島等沿海風光連成一片,宜於打造濱海度假旅遊勝地。而茅尾海國家海洋公園、千年古陶城、台灣農民創業園等重大旅遊項目也全部落戶在欽南區,這些都成為構建高品位旅遊目的地的基礎。
欽南區將以「海豚之鄉、坭興陶都、英雄故里、快樂海家園」為主題,將欽南打造成為集濱海休閒度假、歷史文化體驗、特色生態休閒旅遊為代表的北部灣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旅遊看點多 助力欽州提升城市品位
目前欽南區已構建立體式的旅遊框架,給遊客營造吃、住、行、遊、購、娛全方位的舒適體驗,其中作為「龍頭」的三娘灣景區根據規劃將有2個「大動作」:建設三娘灣旅遊集散中心和三娘灣海洋公園。
規劃中的三娘灣旅遊集散中心總建設面積達19.2萬平方米,不僅有旅遊信息諮詢服務中心,還有旅遊商品銷售一條街、地方特色美食一條街、星級假日酒店,導遊服務中心、遊客換乘中心等設施。而三娘灣海洋公園的一期工程將建設海豚保護研究中心、海豚表演館和小型海族館,讓遊客「足不出海」也能和海豚近距離接觸。
除此之外,作為和壯錦並稱的廣西兩寶之一坭興陶,將會有一個全新的展示空間。預計總投資11.6億元的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已開工建設,產業園內不僅建設有坭興陶博物館,還有坭興陶文化街區、遊客接待中心、大師工作室、主題酒店等等。
以龜鱉為主題的「欽州龜谷」休閒農業旅遊區,也將在今後幾年內嶄露崢嶸。將「欽州龜谷」建設成為「一流養殖基地、一流會展交易、一流文化博覽、一流觀光餐飲、一流科研加工」,集養殖、交易、加工、餐飲、旅遊五位一體的名貴龜鱉產業園區,使欽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龜谷」。
另外,北部灣鑽石海岸國際海鮮城、廣西北部灣博物館、東盟生態園、風情酒吧街、白石湖公園等一批項目也有望在今後三五年內建成,這項旅遊項目都將大大提升欽州的城市品位。
假日出遊欽南憑弔民族英雄
在中國古代和近代歷史上,有諸多勇士為了民族自強,奮起抵禦外敵,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美的樂章,他們也因此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在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就有這樣一個英雄故居,他金戈鐵馬一生,援越抗法、赴台抗日,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劉永福。
1867-1885年,劉永福在越南期間,應越王邀請,積極援越抗法,屢敗法軍,立下赫赫戰功,被越南阮氏王朝封為三宣提督。中法戰爭結束後,劉永福回國定居,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欽州營建公館,取名「三宣堂」,以紀念其援越抗法的光榮歷史。之後,劉永福還曾親率其創立的黑旗軍赴台抗日,是人們心目中著名的民族英雄。
目前,劉永福故居三宣堂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百家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故居佔地2.2萬平方米,建築工藝、用料十分考究,共有廳房119間。故居牆上有聖賢豪傑、文武將臣、彩鳳仙鶴等100多幅畫作,栩栩如生,既有晚清風格,又有民族特色。
三宣堂不僅建築雄偉,而且記錄了劉永福金戈鐵馬壯麗傳奇的一生。裡邊收藏了大量相關歷史文物,其中《民族英雄劉永福生平業績展覽》,更吸引了國內外一批又一批遊客。豐富的圖片,真實的對象,充分展現了劉永福抗法、抗日鬥爭的光輝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