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智英在前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右三)引領及安排下到緬甸出席「投資」活動。
美國一直以來都在全球進行所謂的「輸出民主」,目的就是推翻對美國不利的政權,然後建立一個親美的政府。而美國慣用的手段,都不會以官方組織策動及支持,而是利用一些所謂的「非政府組織」進行滲透。
由2003年起,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出現「顏色革命」。先是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然後到2004年的烏克蘭「橙色革命」,再到2005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這3個國家在「革命」後,新上任的總統無不親美,但他們卻在美國的撐腰下,濫用權力,最後被其國民看穿,難以再得到支持。
提供資金及「反抗技術」
資料顯示,推動這些「革命」活動所需的資金、有關的「反抗技術」等,通常都來自屬於美國民主黨的全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會、美國共和黨的國際共和學院、由曾經主導亞洲金融危機及以千億襲港的索羅斯成立的開放社會學院、全國民主基金會、自由之家,以及USAid(美國國際發展署)等機構。當中不少資金,其實最終的源頭都是美國政府。據英國傳媒報道,在烏克蘭「顏色革命」前,美國在這個東歐國家一年所投放的金額高達1,400萬美元。他們集中支持學生及年輕人,協助他們成立組織及提供培訓。
除了東歐,近年的「阿拉伯之春」亦被發現同樣是上述機構介入,協助推翻政權。此外,近年美國「重返亞洲」,泰國以及台灣早前的「公民抗命」活動,都發現有這些組織的影子。至於香港的「港美中心」,其贊助團體亦包括全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會(NDI)、美國國務院、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連嘉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