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市場人士早前指出,由於內地交收採用「T+0」,令一些大型長線基金沽貨時,靈活度會受影響,壓抑他們利用「滬股通」買賣A股的意慾,結果也會令「滬港通」的作用打折扣。有見及此,港交所(0388)宣布將推出「中央追蹤系統」,在有關基金同意下,以實時追蹤長線基金存放於託管銀行的股票,幫助長線基金沽貨時,將股票搬到其經紀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預期,有關系統在滬港通推出至少6個月後推出。
李小加昨表示,一般客戶的股票多數存放於經紀行,對散戶及對沖基金來說,T+0的影響並不大。但長線基金則不同,由於基金的章程是規定資金及股票不能存放於經紀行,做法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經紀行為基金完成有關交易後,基金才會交出錢或貨。惟內地採用獨立投資者帳戶制度,買賣時需要肯定對方有足夠的資金或股票,才可以交易。
長線基金要沽貨,雖於當日上午7時45分前,將其放於託管銀行的股票調動去經紀行,使沽貨的靈活度大減。對於這樣的不方便,可能在滬港通開始時,長線基金或不太熱烈參與。
李小加指出,港交所設立「中央追蹤系統」,將有助解決此問題,而目前中國內地及巴西等,都有類似系統,效果良好。
稱滬港通「萬事俱備」
至於滬港通的準備工作,他形容已「萬事俱備」,但仍未知開通的日期。對於業界最關注的稅收問題,李小加表示,資產增值稅的稅收問題複雜,他形容是「不知怎樣徵收」,認為最重要是內地提出清晰的收取方式,又希望在滬港通推出前,可以為投資者釋除此重要憂慮;但就指即使最後未有解決稅收的方法,亦會推出滬港通。
他重申,滬港通是長期制度,初始時交易量多與少,其實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通車情況是否順利,以及投資者是否清楚有關風險。長遠而言,滬港通是根本性地改變了兩地市場的環境,包括內地逾10萬億美元資產的重新配置,以及人民幣由「貿易貨幣」,推向成為「投資貨幣」,從而令離岸人民幣匯率及利率市場迅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