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朝陽公園內的市民揮舞國旗歡慶國慶節。 中新社
隨手扔垃圾明顯減少 塗鴉銳減裸曬絕跡
香港文匯報訊 「十一」黃金周昨日結束。據新華社報道,已經走過15個年頭的黃金周,曾經出現過遊人的種種不文明舉動,垃圾堆山、塗鴉連篇、動物受驚、花草不寧、你推我搡、袒胸光膀......然而,隨着中國愈加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規範,文明出遊漸成中國人共識同舉。今年黃金周,垃圾「隨手扔」現象明顯減少,景區塗鴉銳減,海灘裸曬現場也絕跡。
國慶長假期間,北京環衛集團在天安門地區收集垃圾47.45噸,相比去年減少6.4噸,即減少了12%,垃圾「隨手扔」現象明顯減少。
清潔工「抱怨」清閒
南京夫子廟景區國慶期間僱了90個清潔工,不過,很多時間處於比較「清閒」的狀態,一位張姓清潔工說:「亂扔垃圾的人少了很多,我們有時甚至要十來分鐘才需要動一下。」
選擇自駕遊的黑龍江佳木斯遊客張浩在出發前特意準備了許多塑膠袋,「隨時把垃圾整理好,方便自己,也不給別人添麻煩」。
中山陵一位工作人員稱,這兩年亂刻亂畫的現象已經少了很多,尤其是去年南京一個中學生在埃及神廟刻字被曝光以後,全社會對於這種行為基本形成了共識,「但還有極少數遊客會亂刻亂畫,尤其是有些在磚石、木頭上的刻畫很難去除。」
今年春節,海南省三亞市知名旅遊景區大東海公共海灘因出現諸多裸泳裸曬的中老年男子而備受關注。黃金周期間這裡已經沒有「裸」的行為。
遊客不文明行為不僅有損國人形象,更會造成大量社會資源浪費和增加社會管理成本。據江蘇省無錫市園管中心景區管理部的負責人稱,每年無錫幾大景區僅為遊客不文明旅遊買單的費用就超過千萬元。
公民覺醒鑄中國新名片
2013年「十一」黃金周之初頒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十三條明文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
旅遊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通過政府有意識引導、法律有效規範、社會共同監督、公民個人意識覺醒,中國人將逐步改善近年來在旅遊方面的負面形象,而「文明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