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藍光LED日裔三傑奪物理諾獎


放大圖片

造就節能燈泡藍光碟 開發革新照明科技

耐用又節能的燈泡、能儲存大量數據的藍光碟、色彩鮮艷的電視和手機屏幕......這些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科技,全繫於藍光發光二極管(LED)的誕生。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治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在1990年代取得突破,成功開發藍光LED,為之後研發具廣泛應用的白光LED作出關鍵貢獻,3人昨日共同獲頒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讚揚3人發明出高效的藍光LED,為創造光亮和節能的白色光源打開大門。3人將會瓜分800萬瑞典克朗(約864萬港元)獎金,亦是自2008年以來,再次有日本人獲頒物理諾獎。

藍光LED成白光關鍵 棘手30年

諾獎評審委員會指出,雖然藍光LED只有20年歷史,但已徹底改寫照明科技,令全球得以受惠。由於LED能把電力直接轉換成光,相比部分能源會轉成熱能的傳統白熾燈泡和熒光燈泡,LED不僅發光效率更高、耐用和環保,亦較含有水銀劇毒的舊式慳電膽安全得多。然而要製造出能發出白光的LED,背後走過一段相當轉折的研發路途。

LED由幾層半導體物質構成,大致可分為p層、n層和夾在中間的主動層。當施加電壓時,n層的電子跟p層的電洞會移向主動層,兩者結合時便會釋放光能。而光的顏色則取決於使用了哪種半導體物質。

早於1907年,科學家已成功利用半導體製造光源,但要到1960年代初,才首次製造出亮度足夠作實際用途的紅光LED。科學家其後再成功製造綠光LED,並致力研發藍光LED,湊成三原色以混合成白光。然而科學家在此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主要是能發出藍光的物料,難以製成半導體,結果要等待接近30年才迎來突破。

赤崎和天野無懼失敗,在經歷無數次嘗試後,終在1980年代末期,以高質氮化鎵結晶製成半導體的p層,並在1992年研發出首個藍光LED。中村則在幾乎同一時期,同樣用氮化鎵結晶製成藍光LED,且製造方法要較赤崎和天野更簡單和便宜。兩人的研究小組其後不斷改進藍光LED的效率,更發明出用LED產生藍色激光,為今日的藍光碟儲存技術奠基。

LED燈泡耗電少 逾15億人受惠

諾獎評審委員會稱,藍光LED的誕生一口氣擴闊了LED的潛在應用範疇,例如紫外線LED可用於消毒食水、可變色LED能用於溫室種植等。此外,LED燈泡耗電量低,意味沒連到電網的家庭,也可透過太陽能儲存裝置使用LED燈泡,可望改善逾15億人的生活質素。■諾貝爾獎網站/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相關新聞
顏色革命亂局之東歐篇 (圖)
美煽動兩「革命」 顛覆烏國制俄 (圖)
撥款外圍組織造勢 慫恿「改革需要」 (圖)
聯同IMF 扶植親西方尤先科
維基解密:烏總統曾任華府線人
支援恐襲暗殺 南斯拉夫易幟 (圖)
曾照顧兩中招傳教士 西班牙女護染伊波拉 西非外首宗 (圖)
美青年圖赴敘入「伊斯蘭國」 機場被捕
朝韓巡邏艇爭議海域交火
fb近1700億天價 收購WhatsApp
華企廉價手機吃香 三星收入大跌六成
美股直擊:IMF削今明年增長預測 美股早段跌逾百點
日科技展 測心跳T恤 讀心吧枱 (圖)
「內褲型安全套」更安全?
萬四元金箔漢堡 夾魚子醬白松露
圖看世界:巴黎鐵塔玻璃地板嚇破膽 (圖)
助語詞暴露身份 男愛說「呃」女常用「嗯」
藍光LED日裔三傑奪物理諾獎 (圖)
赤崎勇(85歲)
天野浩(54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