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政府與學聯對話被視為打破「佔中」僵局的契機,數名大專院校校長昨出席一個大學教育論壇時均表示,雙方對話有建設性,且能互相尊重,但相信若要實質解決問題,未來需要更多的對話機會,並指若學生因「佔中」自首,會盡力提供協助。
沈祖堯:政府釋出善意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昨日表示,對話是好開始,政府有釋出善意,並提出一些可能性,而學生有準備,表現成熟,反映雙方有誠意。不過,他認為,一次的對話最多只能各自表述意見,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希望雙方能展開多輪對話,實質解決問題。他又指,現時有近九成大學生照常上課,估計學生是下課後才參與「佔領」。
馬斐森冀雙方續交換意見
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認為,對話有建設性和合理的討論,不過仍未能提出解決事件的方法,感到失望,故期望雙方可以繼續交換意見。有學生代表稱計劃就「佔中」一事自首,他希望政府可以寬大處理,港大會提供法律意見和其他援助。
陳繁昌:學生要考慮人身安全
被問到學生應否撤離,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指,明白學生欲表達理想,但人身安全問題同樣重要,撤離與否交由學生決定;若參與「佔領」的學生自首,該校會依法盡力提供協助。
八大校長會召集人、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表示,政府與學聯的對話順利,能做到互相尊重,至於主持對話時要求學聯就某些事情澄清,目的是讓彼此了解各自的觀點,已跟足工作指引,而事先已獲雙方同意,並非故意為難學聯,也沒有超越主持的角色。
鄭國漢:學生重返校園是正途
在教育論壇上,鄭國漢在回應觀眾問及大學應如何引導學生爭取民主時笑言問題難答,「校長不同意學生似乎不可接受」,他強調大學是容許不同意見交流的地方,但「佔中」已對社會構成嚴重影響,學生在爭取訴求的同時,亦應深思會否影響他人生計,而學業與人身安全均是重要考慮;由於不能保證「佔中」者會否被清場,或者「佔中」本身會否演變成暴亂,相信學生重返校園是正途。
唐偉章:開明社會應尊重他人意見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表示,開明的社會應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他人的看法,在表達一己立場之餘,並應尊重他人意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