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記者馬曉芳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馬曉芳)作為內地一檔吸引4.3億人次觀眾收看的漢語文化類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有望在港澳台地區開啟選手推送與選拔工作。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在此間表示,希望該節目繼續發揮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加強宣傳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努力辦成全民學習的大課堂。
逾千萬中學生參與
據悉,今年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有1,200萬中學生參與,節目在互聯網發起的「全民焐熱冰封漢字」公益活動,吸引6億人次的網民參加。節目播出期間,有4.3億不重複的觀眾收看,首播平均收視率達1.099%,在同時段上星期節目中排名第五,單期最高收視率達1.33%。
中央電視台發展研究中心與科教頻道共同舉辦的CCTV傳播論壇 -- 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李衛紅在會上表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夠的文化擔當傳遞了正能量。她建議,節目應在媒體傳播的全民性、廣泛性上作出深層次的思考,努力辦成全民學習的大課堂;群策群力開拓創新,進一步提高質量。
胡占凡:需提高節目趣味性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台長胡占凡表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所以能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能夠把非常嚴肅的甚至是枯燥的題材,做成有廣泛影響力的節目,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在於節目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本,體現了國家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他指出,讓《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長期存活下去,真正培養成一個不衰的品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創新,表現形式要多樣,應提高節目趣味性。趣味性不意味着媚俗,意味着貼近,有趣味就有魅力。他強調,還要拉近和老百姓的關係,拉近和受眾的關係,要增加競賽的競爭性和激烈程度。
據悉,主辦方計劃於明年在港澳台地區開啟地面選拔、選手推送,並在世界各國全面啟動初賽。在研討會上,漢語語言及歷史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傳播學專家,分別圍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傳統文化的主流價值導向」 和「文化類節目堅守之重與國家媒體的責任擔當」展開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