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風號」在航行中船身傾斜超45度。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網訊(特派記者 莊恭誠 南非開普敦報道)Volvo環球帆船賽(Volvo Ocean Race)首賽段比賽已經完成,中國船 「東風號」 僅以12分鐘的劣勢屈居賽段第二,目前該船正在南非開普敦的港口停靠休整。記者於當地時間14日下午登上這艘中國船,實地探訪體驗船員們的比賽和生活環境,並隨船隊在大西洋上進行航行體驗。
Volvo環球帆船賽創立41年,今年首次採用統一設計的比賽船隻。「東風號」這艘Volvo 65型帆船集高性能與堅固度於一體,且具備航行期間所需要的數據傳輸功能。這意味着比賽的勝負將更取決於船隊的戰術策略、船員的團隊合作、賽前的充分準備。
船艙狹窄 船員生活受考驗
在賽事的每個賽段當中,各船隊需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航行近一個月,期間不會靠岸。今年首賽段西班牙阿利坎特─南非開普敦的航程,就花費25天左右的時間。對8名船員外加一名隨船記者而言,除了只能進食凍乾食品和飲用淡化海水以外,船艙狹小的空間也是一大考驗。
記者登船後看到,「東風號」上供船員休息用的「床」被固定在艙壁上,「床墊」則是用繩子交織連接起來形成的。為了節省空間,一塊艙壁上有兩張「床」,均可向上翻起,需使用時再打開。由於船艙本身的高度十分有限,上下兩張床的間距甚至難以令船員坐起,床的大小也僅可供一人「塞入」。
船艙中總共有兩條通道,每條通道的寬度僅能讓一名船員行走。而當船員穿過艙門時,則必須蜷縮成一團才能通過。在每個賽段的航行過程中,大量裝備的堆放使船艙顯得更為擁擠不堪。
官方數據顯示,賽船長度為20.37米,寬度5.6米。船員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在茫茫大海中度過近一個月的時間,船員則笑稱:「吃喝拉撒都在這裡面了。」
風速影響 船體傾斜超45度
受「東風號」獨家冠名夥伴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的邀請,記者隨船隊在大西洋上進行了航行體驗。此次體驗航行,「東風號」在法國籍船長夏爾的掌舵和指揮下,全真實地模擬了遠洋帆船在風力驅動下高速航行的情況。船隊中的兩名中國船員楊濟儒和劉學也一同登船出海,楊濟儒在早前東風號第一賽段的航行中登船參賽。
此次航行僅在距離開普敦港不遠的大西洋海面上進行,但是對於船員來說「不算太劇烈」的風速已經讓船體傾斜超過45度。在海浪的拍打作用下,「東風號」更是持續顛簸,船頭激起的浪花不斷地呼嘯而來,打在船員和記者的臉上、身上。當賽船進行轉向時,船身的傾斜方向也會隨之改變,船員和記者則需要「挪動」至船體翹起較高的一端,一方面為了防止離海平面太近而跌入海水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船體重心的穩定,避免賽船翻側。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記者依照船員的指示,站在「比較穩」的船尾位置,並手扶船身的欄杆,但依然難以保持穩定的站姿,更不必說進行拍攝工作。但對於「東風號」的專職隨船記者揚.里烏來說,這樣的場景早已司空見慣。在體驗航行期間,他靈活自如地穿梭於賽船的各個角落,拍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瞬間,甚至還擔負起招待登船記者的工作。而在「東風號」的整個Volvo環球帆船賽的征程中,他也將用圖片和文字來記錄船員們在東風號上的的真實生活。
環球賽促進遠洋帆船運動
一位在此次體驗航行中隨行的中國女記者,在航行途中因風浪過大暈船嘔吐--儘管出發前她已服用了暈船藥。對此,在體驗航行中一直淡定自若的船員們,在悉心照料的同時也笑言:「極端的風速下我們也吐,再厲害一點夏爾船長也吐。」
該名90後的中國船員在此次體驗航行期間,不僅詳細地為記者介紹各種賽船設施和航行知識,同時也在航行過程中十分熟練地與整個團隊共同協作。儘管技術和經驗上目前還不及同船來自法國和瑞典的西方船員,但參與Volvo環球帆船賽的經歷,無疑會令船員在遠洋帆船運動中得到長足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