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速,而水又是工業的「血液」,京津冀三地都缺水,這已成為制約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年均效益456億元
按照通水要求,丹江口水庫優質水將沿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奔流北上,每年將分配給河北省毛水量34.7億立方米。這些水中,60%左右將用於工業,預計每年可生產工業增加值6,400億元(人民幣,下同)。有了充足的用水保證,必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吳泰然表示,南水北調工程全部完成後,華北每年會多出100億立方米的水用作生產和生活,其中,僅中線近期工程在供水和防洪兩方面的年平均效益,經初步估算,可達456億元。
讓癌症高發縣消失
據介紹,早在上世紀70年代,河北省就對太行山區進行了一次食管癌調查,結果顯示,磁縣、涉縣兩個縣是全國食管癌的高發區。記者了解到,掛着「全國食管癌早診早治示範基地」牌子的河北邯鄲磁縣腫瘤醫院,每年癌症的手術量為350例左右,其中70%至80%為當地人。不安全的飲水侵蝕着河北人的健康,人民期盼喝上安全的水。
經預測,2020年河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城鎮人口將達到2,570萬人左右。南水北調為受水區居民提供可靠的水源,可滿足城鎮發展需求,促進城市化進程。同時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近期可解決66個縣市約4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屆時,將有3,000多萬人喝上優質丹江水,對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將起到顯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