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淩雲的釋義為「直上雲霄」。而在廣西北部,有一個地方因大山高入雲霄而被稱為淩雲。這片地處雲貴高原延伸帶上的神奇土地,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神秘、悠遠、自在、令人嚮往。
淩雲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它歷史悠久,是近千年州、府、縣治之地,也是中國名茶之鄉和理想的宜居養生之地,有「山上水城、古府茶鄉、宜居天堂、長壽福地」的美譽。地處桂西長壽帶核心的淩雲縣,近年來積極打造「文化養生、休閒養生、運動養生」品牌,使其旅遊業迅猛發展。2013年,該縣全年接待遊客83.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和17%。
國際養生度假區初具規模
淩雲縣境內「山雄、水秀、洞奇、林茂、城古、茶香、佛靈」,為保存這樣原生態的美景,該縣政府多年來致力於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據瞭解,淩雲現森林覆蓋率達77.41%,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7.8%,綠地率達44.8%;全縣每立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000-5000個,最高可達20000個,被稱為「天然氧吧」,空氣純淨得近乎聖潔。而「天然大氧吧」成就了淩雲這塊長壽福地。
歷史上,淩雲也一直是長壽之地。民國首部《淩雲縣誌》中就記載了許多長壽者。在淩雲縣朝裡鄉六作村那巴屯,有一座墳墓,墳前立著康熙六十一年十月泗城軍民府正堂岑恩賜的墓碑:「清故享壽一百二十七歲老人陳岑碑」。陳岑是淩雲縣有史料記載的「壽命最長」的人。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而利於養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催熱了淩雲縣的養生休閒旅遊市場。
據瞭解,目前淩雲縣已建有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2個,鄉村旅遊點3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養生養老基地及長壽村各一個。中共淩雲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濤表示,近年來,淩雲縣以「建設國際山水養生度假區域」為目標,主動融入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建設,重點打造了以水源洞為中心的長壽養生度假區,以金字塔茶山、浩坤湖為中心的生態休閒旅遊觀光區,及以淩雲古城為中心的人文特色景觀區。
生態養生遊催生「候鳥人」
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人文、長壽密碼等一系列優勢資源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外來遊客赴淩雲旅遊,更催生出「候鳥人」,每年固定到淩雲度假、生活。來自重慶的七旬老人吳先生在退休後,曾遊遍中國,在偶然一次到淩雲旅遊感受到「最適合人類居住」的這座小城之後,吳先生便停下了腳步,而這一定居便是兩年。「城裡人花錢買礦泉水喝,在淩雲洗澡用的都是礦泉水。」吳先生在淩雲已經「樂不思蜀」。在淩雲縣,和吳先生一樣完成從「遊客-候鳥-定居」蛻變的人不在少數。
千百年鐘靈毓秀盡集一身的淩雲縣生態環境被當地黨委、政府保護完好,優美的自然環境使這裡的居民得以淨心養性。「我們淩雲不會為了發展旅遊而破壞生態!」淩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濤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如是說。據瞭解,作為「中國長壽之鄉」的淩雲縣目前90歲以上的老人364人,100歲以上老人20人,達到每10萬人中有100歲老人10人。
提升改造景區 開發精品路線促旅遊發展
如果將淩雲當一杯香茗來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它似當地盛產的白毫茶般「色翠、香高、味濃」,讓人欲罷不能。今年以來,淩雲縣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強規劃,整合資源,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快旅遊項目建設和景區改造。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旅遊發展的前提條件。淩雲縣政府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在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上狠下工夫。據瞭解,該縣擬投入資金17112萬元,實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個。並積極協調推進樂百高速公路、鳳山至淩雲至田林二級公路等區、市重大項目;建設央裡至茶山景區二級公路、淩雲至巴馬三級公路,修建浩坤湖環湖道路,完善旅遊交通網絡。
此外,依托豐富的旅遊資源,淩雲縣以「山上水城•古府茶鄉」為發展定位,以古府文化、長壽養生為主導品牌,重點打造「淩雲古城騎行遊、瑤鄉民族特色遊、浩坤景區野營游、美麗鄉村風情遊」四條特色旅遊線路。全力構建以水源洞為中心的長壽養生度假區,以茶山金字塔、浩坤湖為中心的生態休閒旅遊觀光區,以淩雲古城為中心的人文特色景觀區,努力形成古城攬勝、茶園觀光、佛儒文化、湖泊遊樂、巖洞探奇、長壽養生的旅遊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