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湖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歐陽彪。李青霞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青霞 長沙報道)記者近日從湖南省發改委獲悉,至2020年,湖南省擬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3,316萬畝,其中,「十二五」末要建成1,495萬畝。
隨着湖南省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加快,加上農藥、化肥、農膜不合理使用,耕地污染進一步加劇,土壤酸化日益嚴重。據湖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歐陽彪介紹,湖南省耕地土壤平均PH值已由2006年的6.40下降到目前的5.90,土壤酸化面積達到4,100多萬畝,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72.6%,而重金屬污染面積已佔湖南全省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
歐陽彪說,「通過土壤改良、農田防護與生態保持等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措施,能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和改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
關鍵治重金屬污染
湖南省發改委農經處處長何宗旺強調,「我們在高標準農田規劃中間,也把重金屬污染作為一個重要的治理內容,長潭地區已於今年開始試點,今年由農業部和財政部投入11.56億元人民幣,進行80萬畝的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
據悉,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指為提升農田的質量,改善和消除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而開展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