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拉貝紀念館如今已是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重要場所。 記者許娣聞 攝
首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這幾天,位於南京小粉橋一號的拉貝紀念館訪客不絕。77年前,南京的天空曾被鮮血染紅,如今看到的這個面積不大的寧靜庭院,在烽火硝煙中庇護了600多個南京老百姓。時光荏苒,拉貝故居裡閃耀的人性溫暖始終不曾泯滅。
如今,德國人約翰·拉貝先生的故居是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紀念館旨在紀念和宣傳約翰·拉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的人類之愛。
1908年,拉貝來到中國工作,先後成為北京、天津、南京西門子分公司經理,他在中國生活了整整30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剛好要述職回國,但他卻勇敢地留了下來,並與十幾位外國人士自發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並擔任主席。小小的3.8平方公里的安全區,臨時搭建了25個難民所,救下了大約25萬中國平民。在當時極其危險的戰爭環境中,拉貝還和一些國際友人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傾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的瘋狂施暴。
《拉貝日記》揭歷史真相
1937年至1938年期間,拉貝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當時侵華日軍的種種罪行,這也成了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1997年8月,這本日記的中文版在南京公開出版,這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看到的著名的《拉貝日記》。拉貝紀念館負責人楊善友表示,如果沒有拉貝客觀中立的記錄,這段歷史可能還會被歷史塵埃所掩蓋。
1950年,拉貝在柏林去世,直到半個世紀後的1996年,這位中國的辛德勒才在歷史的迷霧中向我們走來,他的日記被公佈於世,拉貝故居也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