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余昌祥(左)和路洪才(右)參加座談會。 辛一 攝
悼念死難同胞 解封民族傷痛
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頁,是永遠不能忘卻的國家傷痛,而那些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們,就是那段慘痛歷史最直接的見證人。77年過去了,僅存的100多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們都已是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的個人記憶,不光是個人和家庭的痛,更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能忘卻的痛。88歲的余昌祥和83歲的路洪才,就是兩位依然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他們的記憶,將我們又帶回了南京那段腥風血雨的黑暗歲月。 ■香港文匯報記者 許娣聞
88歲的余昌祥雖已滿頭白髮,但身體看上去還算硬朗。記者在不同場合見過余老多次,每當記者們圍坐着問起老人當年的故事,他都會從這句話開始--「我叫余昌祥,是1927年10月29日的生日,日本人打進來的時候,我剛好10歲。」
老父遇害 至今不知身葬何處
「我是一個老南京人,1937年時我家住在中華門外寶塔山66巷4號。一共三開間房,四家人住。日本人轟炸南京時,我與舅舅一家人躲在地洞裡。我的父親因為要在家裡看家,被日本人給殺了。」講到父親,余老歎了一口氣說,「日本兵來到南京燒殺掠奪,看見好東西就拿。拿不動,就叫中國人當拉夫。我的父親當時自己在家,被日本兵叫去當拉夫拿東西,東西送過去後,就被日本兵用刀捅死了。」讓余老難以釋懷的是,當年他一直沒有尋找到父親的屍體,「到現在都不曉得他葬在什麼地方」,說到這裡,余昌祥哽咽了。
此後,舅舅成了余昌祥的養父。余昌祥回憶說,「我和舅舅一家在家附近的一個地洞裡躲日本兵。記得在沒下地洞之前,我家對門住了四個中國軍人。一次我看到來了兩個日本兵,一個站在門口,另一個進屋子,把四個中國軍人從屋子裡面拽出來,用刺刀從喉嚨那兒捅進去,然後一攪,四個中國軍人給兩個日本兵戳死了。我嚇得要命,趕緊從後門跑到地洞裡去了。」
為避日軍父母勒死骨肉
77年後,余昌祥對當年救命的那個地洞仍然記憶深刻。「那個地洞原本是一個大管道,以前行過船。從一個洞口下去,我看見洞裡面躲了老老小小三四十號人。洞口有草甸蓋着,再弄點破衣裳和被單蓋着,有個老太就睡在上面,為大家把風。」
余昌祥回憶,其實他養父起初沒有下到地洞,他和其餘六個人在洞附近,「日本兵來了以後,其中5個人被用刀捅死了。據養父說,他腸子被捅得流了出來,爬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家。家裡也沒水,最後找到了一點當兵的燒飯時剩下來的淘米水,喝了一點後,躲在了床下,這才撿了一條命。」
「養父躲在床底下的時候,日本兵還來過一次,看沒有什麼東西就走了。晚上,養父摸到地洞口,裡面的人就是不肯開門。因為到處都是日本兵,大家都怕得要命,根本不敢冒險開門。但養母聽出是養父的聲音,不顧別人的反對,開了門讓養父進來了。」
在地洞裡躲難的日子,大家成天提心吊膽。「我們在裡面的也不好過,雖然上面是糧行,有糧食但沒有水,我們只能在淌水溝邊挖個洞,濾了些水用來煮稀飯。當時大家吃喝拉撒都在洞裡,稀飯裡有小便的氣味,但不吃會被餓死。住了一段時間後,地洞裡面又悶又臭,有兩個兩三歲的孩子又哭又鬧,為了不讓大家被日本兵發現,小孩的父母哭着用繩子把小孩子硬勒死了。與我養父一同被刺殺的那個人,受了重傷,胸口血直冒,哇哇慘叫。他的姐姐和弟弟最後也把他勒死了。」
後來,余昌祥與養母去了難民區,一直呆到侵華日軍投降。如今,余昌祥有三個女兒,他則和老伴在一起生活。「我的父親被日本兵殘忍殺害了,這個事情我到死也不會忘。我也一直跟我的子女講,他們的爺爺是在南京大屠殺死掉的,這個歷史不能忘掉,我要一直把我的故事說下去」。
親赴日證言 籲珍愛和平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段記憶曾經被老人封存70多年不敢提起。余昌祥說,「我以前總是克制自己不去想那段記憶,因為一想起自己的親人被殺就會很難過,會流眼淚。後來覺得哭一點用都沒有,日本人看不到也聽不到。」兩年前,余老開始公開講起這段歷史,並赴日證言,把當年的遭遇講給日本人聽。「我現在的生活很好,這就是和平帶來的幸福。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我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知道我們當年的苦難,珍愛現在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