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成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濟南,既有江南水鄉的詩意,亦有北方城市的巍峨,散落於市區各處的72名泉,更為其平添了幾分靈氣和神韻。而今,這座擁有2600餘年泉水叮咚的城市,吸引了100餘家世界500強入駐。港資則佔據濟南外資總量的首位。
上月初,特區政府駐滬辦在內地舉行「同根同心 共創雙贏」2014香港巡迴展,濟南被列為此次活動的首站。作為商務部授予的第二批全國CEPA示範城市之一,濟港兩地的合作由來已久且前景可期。截至今年上半年,香港已經在濟南投資項目800多個,累計合同外資超過90億美元,實際利用港資超過60億美元,分別佔總量的70%和69%,可見其對港商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奕霞、殷江宏 濟南報道
素有「泉城」美譽的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最發達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以濟南為中心的500公里半徑內,涵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蘇等34個大中城市,區域人口3.47億,佔全國人口的27%,GDP總量約20萬億元,約佔全國的39%,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作為山東省省會,濟南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會展和科教中心,亦是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中國20個最適宜建廠的城市。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經濟緩慢復甦,中國經濟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疊加階段的複雜環境,濟南市創新體制,簡政放權,放寬准入條件,包括取消有限公司註冊登記最低資本限制,推行「認繳登記」、「先照後證」。在高新區試點民營資本「負面清單」管理,在綜合保稅區試點外資「負面清單」管理等,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對外經貿取得豐碩成果。
創新機制 服務業外資同比翻番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濟南市實現實際到帳外資8.54億美元,同比增長16.7%,高於全省2.8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實際到帳外資同比翻番,實現7.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1.1%,佔全市實際到帳外資總額的86.3%,比重較去年提升36.2個百分點。
而從合作方式上看,獨資企業實際到帳外資所佔比重繼續提升,外商投資企業產權獨資化趨勢更加明顯。上半年,獨資企業實現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9%,佔全市實際到帳外資總額的96.0%,比重較去年提升18.1個百分點。獨資企業佔比增長,合資企業佔比下降,彰顯了外資企業對濟南市場戰略的長期性特點,也與近年來中國開放領域進一步擴大有關。
另一方面,濟南類金融項目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僅上半年已累計批准巴特利融資租賃、晨鳴投資公司、亞聯財小額貸款公司、廣銀融資租賃等為代表的類金融企業30多家,合同外資額達7.4億美元,類金融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搭建平台 促外貿轉型創新
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創新機制、搭建平台,着力提升集聚輻射能力,構建對內和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的全方位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今年以來,濟南積極推進新加坡(濟南)國際科技城規劃建設,以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為主導,打造具有國際示範意義、引領開放經濟發展的科技新城;加快濟南航空城規劃建設;探索建設魯台港澳金融合作示範區,積極推進花旗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入駐濟南。實施檢驗檢疫與海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試點。
與此同時,積極促進外貿轉型發展。加快「海外濟南」建設。包括完善綜合保稅區運行機制,加快建設保稅功能拓展區和配套產業區,推動組裝加工向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製造、現代物流等環節拓展,實現加工貿易擴規轉型;對「走出去」企業加強宏觀指導和服務。支持重卡、太陽能、鐵礦石等八個海外產業和資源基地建設。推進國際影響網絡建設,深度拓展非洲市場,在俄羅斯、東盟等地區探索設立濟南產品貿易、展示、倉儲中心,鼓勵企業赴境外建立地區銷售服務總部、海外專賣店、加工配送中心或授權境外特許經營。
CEPA效應 港資紛至沓來
今年以來,濟南來自亞洲的實際到帳外資所佔比重進一步提升,香港穩坐濟南外資來源地的頭把交椅。上半年,來自亞洲的實際到帳外資8.29億美元,同比增長29.1%,佔總額的96.8%,比重較去年提升9.1個百分點,其中:香港7.53億美元,增長19.3%,佔總額的88.2%。
其實,濟南與香港的合作由來已有。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濟南連續六年赴港參加「香港山東周」,進一步拉近了兩地的距離。在今年7月的香港山東周期間,濟南市新引進合同註冊外資2.28億美元,其中香港佳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中國宏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的4家融資租賃公司等類金融企業投資額1.64億美元,佔到近72%。
濟南市副市長張海波此前表示,通過「香港山東周」活動,濟南市與香港的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並與香港商企業界建立起了廣泛而深入的聯繫,香港在濟南對外開放的格局中的地位愈加舉足輕重,架起了濟港兩地經貿合作架的金橋。濟南市正在將更多的優質項目引入到內地,同樣濟南更多的優質企業也將藉助這一平台走向海外。
作為商務部授予的第二批全國CEPA示範城市之一,濟南受到港資的格外青睞。截至目前,在濟南投資的知名港企包括嘉裡集團、華潤集團、新世界集團、恒隆集團、世茂集團、東亞銀行、滙豐銀行等,投資涵蓋金融、商業地產、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生物醫藥、基礎設施建設等眾多領域。
濟南市商務局局長史同偉認為,金融和融資租賃企業是近年來濟南市引進香港企業的另一大亮點,助推了濟南這一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的快速發展。傳統銀行業方面:繼香港東亞銀行、滙豐銀行在濟南設立分行之後,去年渣打銀行也入駐濟南,形成了以濟南為中心、輻射周邊、拓展山東的金融戰略版圖。類金融產業方面:作為全國第六大融資租賃企業聚集地,至上半年濟南市已累計批准港資融資租賃企業25家,註冊資本5.3億美元,到位外資2.6億美元。
去年實施的山東省《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金改22條」)提出,濟南將打造區域性的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後台服務中心,建設成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中心。料與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此方面合作空間廣闊。
另一方面,香港也已成為濟南市企業境外融資及「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中國重汽集團、山水水泥集團、浪潮集團等成功在香港上市,融資超過15億港元;另外還有一批企業即將或正在醞釀在香港上市。
2014香港巡迴展濟南首站促雙贏
特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滬辦)上月初在內地舉辦「同根同心共創雙贏」2014香港巡迴展覽,濟南為此次巡展的首站城市。駐滬辦主任鄧仲敏表示,CEPA框架下更為開放的措施,以及內地經濟轉型均為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帶來新機遇,希望未來魯港兩地在金融、服務業、藍色海洋經濟等多個領域加深合作。
鄧仲敏在致辭時表示,舉辦此次巡展,除了推廣香港獨特的營商優勢,亦希望展示兩地「同根同心」的信念,表達香港與內地同胞的感情和多年來對推動國家發展而貢獻的力量,讓內地民眾了解到,香港不單是一個便利營商、市場自由開放的亞洲國際都會,也是與內地民眾同舟共濟、共創雙贏、共圓夢想的合作夥伴。
此次巡展通過七大板塊展示「同根同心共創雙贏」的主題,包括香港概述以及香港旅遊旅遊勝地及會展中心、全球金融中心及產業服務中心、國際教育樞紐及藝術文化大都會等優勢。除了山東,2014香港巡迴展覽還將走進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的六個城市。
鄧仲敏表示,濟南和香港一直保持緊密的經貿合作。過去一年,香港在濟南投資的項目涉及製造業、房地產、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倉儲等方面,近年來新能源、新材料、環保、高新技術亦成為投資亮點。期待兩地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創雙贏。
小貼士:濟南話你知
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等。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濟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隋建四門塔為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西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總面積達8227平方公里。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 濟南已成功舉辦亞洲杯、全運會、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也將在濟南舉辦,標誌着這項世界盛會創辦一個多世紀後首次走進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