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明年 IPO額可保全球三甲


放大圖片

■歐振興(左)預期,明年約有7至8隻大型新股來港掛牌,每隻集資額約100億元。旁為紀文和。 張偉民 攝

德勤:新股數量料減 最多集資2200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本港今年IPO市場臨尾衝刺,全球集資額排名成功「超車」躋身第二位。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昨日預期,明年本港新股集資額將減少,約7至8隻大型新股來港掛牌,每隻集資額約100億元,少於今年部分新股有300億元的規模。但對明年港交所新股集資額名列頭3名很有信心,屆時與紐約和倫敦一較高下。

德勤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底,預計本港將有115隻IPO集資2,279億元,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第二大IPO市場,分別比2013年的1,689億元集資額及104隻IPO,增加35%及11%。今年,新股和H股上市的數目都分別創下歷史新高。當中超過五分之三的集資金額是來自今年第三及四季上巿的新股,儘管第四季新上市公司數目僅為2013年同期約一半。

大型IPO包括內銀券商醫藥股

而展望明年本港的新股市場,德勤預計有110家新股上市,集資額約1,800億元至2,200億元,將較今年分別減少4%,以及3%~21%。其中大型新股料包括內銀、券商、醫藥股,當中一隻為內地大型科技公司。亦不排除大型企業繼續有分拆活動。

滬港通等利港成人幣IPO中心

歐振興昨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滬港通反應不及預期踴躍,但香港成為全球唯一可直接買賣A股的離岸市場,明年更很大機會發展深港通,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的投資用途,未來本港將成為人民幣新股的集資地。預計明年部分大型新股有機會以雙幣雙股形式上市。雖然現時本港新股市場以內企為主,較少亞太區公司。但隨着本港的投資架構多元化,有望成為亞洲地區資金的停留地。

他續說,滬港通未有市場預期踴躍,主要因推出時間倉促。政策在11月中推出,不少基金可能考慮年結及資金緊張而態度審慎,故未有即時參加,長遠來說,情況將有改善,市場亦能較健康地發展。

內地部分新股或轉來港上市

展望明年內地新股市場,德勤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紀文和昨表示,預料明年新股數量不會大幅增加,由於滬深股市近期熾熱,中證監或放慢審批新股步伐。現時有600多間公司排隊上市,預計需時兩年才可消化,不排除部分公司或轉向來港上市。明年內地約180至220隻新股上市,融資額1,000億元至1,200億元人民幣。

昨日首掛的萬達商業(3699)潛水,紀文和表示,市場一直認為萬達為房地產開發商,受現時內地市道欠佳拖累,對內房企上市集資有一定負面影響。市場對萬達IPO估價打折,未有將其納入娛樂產業等。

對於近來新股質素參差,不少公司上市後發盈警,歐振興則認為,今年上市的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每年盈利僅約數千萬。上千萬的上市費佔其年均盈利約20%,難免對公司利潤造成壓力。不過,招股書通常都有適當披露,未來管理層或可增加與投資者交流。

至於不少公司首掛即跌穿招股價。歐振興認為,這些或會影響未來新股的定價取向,新股定價跟隨二級市場,現時油價波動,二級市場也受到油價影響。

相關新聞
港明年 IPO額可保全球三甲 (圖)
佐力科創趕2015第一股
喜尚坐跳樓機 創新高後曾瀉八成 (圖)
李小加:LME料明年貢獻大 (圖)
劉氏家族持利福增至50% 需提全購料涉逾65億
信行傳80億全控中信國金
傳澳博擬進軍韓國賭業
環亞智富拓日網購業務
王健林「做首富不痛苦」 萬達商業首日「潛水」 李嘉誠重奪寶座 (圖)
花絮:女嘉賓狂迷王思聰 (圖)
A股巨震新常態 滬指跌超3% (圖)
18股被查效應 中小盤跌
中交60億入股綠城 (圖)
兗煤入股齊魯銀行涉7.83億
投資攻略:人民幣債券基金有魅力 (圖)
金匯動向:憂通縮料擴量寬 日圓穿120延跌勢 (圖)
金匯出擊:商品貨幣承壓 澳元延續跌勢 (圖)
今日重要數據公布
白茶飲住賺 (圖)
喝茶睡不着 茶鹼作怪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