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蘭州新區,作為西北首個國字號新區,現代農業位列其重點發展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以農業轉型增值、持續發展,農民增收脫貧為方向,蘭州新區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經營模式、服務機制和管理方式的轉型,培育現代農業,壯大集體經濟。蘭州新區党工委副書記郭智強說:「引進農業企業,以現代工業機制提升改造傳統農業、股份合作提高土地產值與效益、發展合作社組織農民參與,進而形成規模化、全產業鏈的蘭州新區特色現代農業。」■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岳 肖剛
2012年8月蘭州新區獲批成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傳統耕作、自給自足的古老農業模式,在新區主管部門的推動下,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新區的農業農村工作既不同於城市核心區,也不同於傳統農業縣。」郭智強表示,「在高速開發建設環境下,引進項目與企業帶來的工業化理念正『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着傳統農業,這正是發展現代農業所需要的。」
同時,《蘭州新區生態經濟林建設扶持政策》、《蘭州新區設施農業扶持政策》、《蘭州新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扶持政策》、《蘭州新區肉羊產業扶持政策》等產業優惠政策相繼出台,凡符合條件的農戶、村社集體、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及企業,均可享受優惠。
其中,蘭州新區大力扶持農戶栽種玫瑰、文冠果、枸杞、牡丹、棗、桃、梨、杏等經濟林木,連片種植面積在200畝以上的農戶,每畝每年給予200元補貼,連續補助3年。對肉羊規模養殖戶,圈舍面積達240平方米、存欄肉羊達200只的,一次性扶持獎勵7萬元。
除依托扶持政策外,蘭州新區還緊抓地理區位、科技支撐、產業基地等優勢,鼓勵農民發展智慧農業、生態農業、體驗農業、觀光農業,擴充農業發展的內涵,增加農副產品附加值,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中科院寒旱所、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以及甘肅省內多家農業院校,亦通過簽約項目為蘭州新區突破農業發展瓶頸提供科技支撐。同時,農業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運營、雲計算數據庫升級等項目的開展,正在逐步提高新區現代農業的含金量。
蘭州新區通過建設鄉鎮科技示範培訓基地,依托甘肅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及特色優質農產品展覽中心建設項目,建立了玫瑰、高原夏菜種植以及設施節水灌溉技術示範培訓基地,開展特色鮮明、技術領先、效益突出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培訓。
2014年,蘭州新區農業生產保持了平穩增長,預計全年可完成農業增加值3.8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7632元,增幅逾20%。而農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63家,涉及蔬菜保鮮、肉羊養殖、旅遊觀光、綠化養護、物業服務等諸多領域,帶動農戶逾4.3萬人。
今年的現代農業招商引資方面,投資3.67億元的蘭州新區生態沙棘循環經濟產業及生物科技研發生產建設項目已完成專家評審,正在實施建設。投資6.9億元的60MW光伏生態農業一體化示範項目已進入招商流程。本年度,蘭州新區還爭取到中央、省市各類涉農資金560萬元。
2015年,蘭州新區計劃在現有逾7萬畝經濟林的基礎上,再發展2萬畝,現有畜禽養殖58.6萬隻的基礎上再新增2萬隻,將高原夏菜種植面積穩定在6萬畝。同時,引導村民及新建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種植試驗,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培育3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以上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
玫瑰賽黃金 葵花治鹽鹼
蘭州盛產玫瑰,且以玫瑰為市花,境內的苦水鎮享有「中國玫瑰第一鄉」之美譽。更令人稱奇的是,以蘭州玫瑰為原料提煉的精油,香型獨特、品質非凡,價超黃金。
正是被優質的玫瑰原料和蘭州新區的發展潛力所吸引,玫瑰深加工企業龍頭--甘肅天然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新區,前後投入2.4億元,聘請香港天然美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家任顧問,採用國內最先進的亞臨界流體萃取和分子蒸餾技術,年加工玫瑰鮮花2萬噸,年產4噸玫瑰精油、8噸玫瑰淨油、4000噸玫瑰水、2500噸玫瑰幹花蕾,其產值達5億元。
該公司副總經理曹莉告訴記者:「苦水玫瑰屬於國際上獨有的香甜型,自古為食、藥用級佳品,目前,公司已開發出玫瑰系列產品128類,涵蓋精油、淨油、茶飲、糕點、幹紅幹白以及從花渣中提取的黃酮、多糖、色素等,涉及化妝品、食品、保健品、添加劑等諸多門類。」
曹莉介紹,目前已帶動苦水鎮與蘭州新區10萬畝的玫瑰種植,受益農戶以萬計。玫瑰的收購價亦是從每公斤4元漲至如今的36元,通過保護價收購,農民僅種植玫瑰這一項的人均年收入逾萬元,是原來的十餘倍。
而中國最大的葵花油生產企業敬業農業,亦是瞅准國家級新區的政策優勢投奔而來,2012年即實現當年建成、投產、見效的新區速度。
敬業農業產業園主任孫棟德說:「5萬噸年產量的葵花油供不應求,葵花粕飼料、新開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葵花油膠囊銷路良好。而甘肅百萬畝鹽鹼地葵花適種、土壤改良計劃也被列入新區重點項目,同時,依托產業園成立7個合作社、周邊萬餘畝葵花園以及即將投建的景觀農業開發區,都讓我們對產業發展信心百倍。」
上延下拓 打造全產業鏈
「我在外面賣了20年種子,現在終於可以回鄉創業了。」甘肅綠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斌民說,「從育種、選種、種植、推廣、收購、倉儲、物流、銷售,再返回到種子的改進研發,從而打破國外的種子壟斷,我要在蘭州新區建成農業全產業鏈。」
陳斌民表示,他規劃的種子銷售都將實現實驗田裡「看菜買種子」模式,並發展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相結合的電商模式。目前,陳斌民的「高原夏菜凍幹加工及冷藏保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正在建設,已完成三棟單體及兩棟車間主體工程,2015年6月試運行,可完成年儲運保鮮果蔬逾2.5萬噸,實現年產值近3.6億元的目標。
「蘭州新區有絲路經濟帶的區位優勢、座中四聯的交通優勢。加之返還土地出讓金、可以邊建設邊辦手續,保姆式服務就連幫我貸款的銀行都感慨效率高,有了這樣的政府,投資者還有什麼辦不成的事。」陳斌民滿懷激情地說。
鄒向陽是甘肅格律詩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最近他正忙着發起成立全省養豬行業商會。與陳斌民的想法一致,鄒向陽認為擁有了良種,進而發展完整的產業鏈才能稱得起現代農業,「安全的食品是健康的企業生產出來的,所以必須要有堅強的產業鏈支撐。」
「分散生產、標準操作、集中經營、打造品牌,以蘭州新區為中心輻射西北。」目前,鄒向陽正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標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