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廈門百年漁村 文藝「變身」人氣旺


放大圖片

■曾厝垵由於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被網民譽為「中國最文藝漁村」 米南 攝

剛剛過去的元旦期間,廈門位列內地旅遊人氣榜第五名,其中百年漁村曾厝垵文創村首次超越鼓浪嶼成為當地最火爆景區,三日內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高出鼓浪嶼一倍。文創村路口,一座由香港理工大學團隊設計的魚骨造型的天橋已進入最後的安裝階段,預計本月中下旬落成投用。這座「漁橋」不僅方便遊客從村中到海邊遊玩,未來也將成為曾厝垵這個被譽為「中國最文藝漁村」的標誌性建築。 ■ 記者 米南、翁舒昕 廈門報道

看着如織的人流,花好月圓民宿的老闆王成才笑得合不攏嘴:「以前每年這個時候,老闆們沒那麼忙,到處旅遊、泡茶、聊天,不出遠門的也忙着裝修升級,今年就不一樣了,一撥撥遊客從全國各地趕過來,根本就閒不下來。」

「原生態」閩南古風 年湧千萬客

曾厝垵位於廈門島東南部,是一個極具閩南特色的海邊村落,常住人口不到6000人。近年來,這裡逐漸發展成一處集休閒度假、文創藝演、美食酒吧為一體的特色村落,聚集了近千家家庭客棧、酒吧、特色店舖等。

「集盒藝術營」70家工作室的青年藝術家則為曾厝垵平添了幾分活力。陳簡是藝術營青年藝術家之一,到廈門一年多了,通過平時「淘寶」,發現有價值的畫家、鋼琴家,為他們做藝術類策劃。「曾厝垵很純粹,適合創作。」陳簡說,「我希望在這裡扎根,與藝術家們一起繁榮曾厝垵的文藝事業。」

過去一年,曾厝垵接待了逾一千萬人次的中外遊客。這裡已然成為文藝青年聚集地、學生「窮遊」目的地、背包客看海據點,其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已逼近鼓浪嶼。

 來自香港的林健群一家四口剛剛結束在曾厝垵的休假。在他看來,曾厝垵是現代都市中「失落的世界」,因城市化滯後而保存完好、因遺忘失落而原生態勃發。「這裡簡單,但內涵豐厚」,林先生說。

曾厝垵社183號曾是一棟破敗的古厝,經過改造如今成為文創院落「曾厝垵漁村時光空間」。在這裡,遊客不僅能看到竹編鳥目斛、蓑衣、漁網等捕魚工具,還能在太師椅、長桌等帶有典型閩南元素的古傢具中觸碰到遠去的歷史。

相關新聞
公車改革二之一 (圖)
官員上班搭地鐵 機關司機臨分流 (圖)
多數公務員歡迎「車改」 (圖)
每裁一輛車年省十餘萬 (圖)
中拉論壇今舉行 啟動整體合作 (圖)
河北誓借勢京津促經濟升級 (圖)
特稿:晤港澳委員 周本順書記有信心爬坡過坎 (圖)
滬自貿區試點進口「水貨」汽車 (圖)
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管理
厄瓜多爾獲華銀行貸款53億美元
中國遊客赴俄去年增逾一成
李克強:行政審批不讓群眾摸不清門 (圖)
周永康送法辦 令計劃被立案 (圖)
話你知:中管幹部
去年海外追贓30多億 (圖)
中紀委網揭秘信訪室受理流程 (圖)
特稿:落馬局長:每日收幾萬 活得戰兢兢 (圖)
大理市委書記褚中志違紀被查 (圖)
河北奶農:牛奶怎會白倒掉? (圖)
特寫:「賣一毛是一毛 倒奶是敗家子」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