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車改亦使數千名機關司機「失崗」,他們正焦灼等待新的安排。資料圖片
此輪公車改革中,司勤人員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目前絕大部分中央機關和國家部委已經封存不合規定的公車,其原屬車輛司機已實際上處於「失崗」狀態,正憂心等待單位最終「分流方案」出台。不過據大致測算,車改後,機關每撤掉一車一司機,每年省下的公款能買輛「寶來」車。
受影響司機有三種安置方案
一位在中央群團組織機關工作多年的司機告訴本報記者,自從去年年底公車封存後,該單位有近三十名司機已經回家等待單位安排。他說,除少數合同工,大部分是有機關編制的正式員工,據其初步打探,機關對他們大致有三種處置方案:提升為正科級別但內退(提前退休);每月增加工資但內退;年輕者留在單位等安排。「應該大部分人都要回家吧,車都沒了,我們也幹不了機關別的活。」這位年近五旬的老司機說,車隊縮編,沒有年齡優勢的他壓力很大。在體制內開了那麼多年的車,突然要重新進入社會競爭心裡沒底,五十歲的年紀再擇業非常困難,但是徹底在家歇着又有些不甘心。
這位司機還透露,國家裁撤一輛公車,大致每年能節約公款十餘萬,「這裡面除了包含我們的工資、五險一金,還有公家車消耗的油錢、保養費等,一年下來差不多可以買一輛寶來車。」
目前尚沒有此次波及的司勤人員人數的確切統計數據。據初步估算,此番基本完成車改的包括中央機關和中央各部門、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各部門、全國政協機關、最高院、最高檢、中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參公事業單位等部門,失去崗位的司勤人員約有數千人。
去年七月下發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規定,應根據保留公務用車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司勤人員崗位,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在現有在冊正式司勤人員中採用競聘上崗、綜合擇優等方式確定上崗人員。對其他司勤人員,堅持內部消化為主,通過內部轉崗、開闢新的就業崗位、提前離崗等多種方式妥善安置,不得將其簡單推向社會。
中科院重組車隊將對外營業
多數中央機關和國家部委尚未出台正式的有關司勤人員處置的方案,但據了解,其大部分設想都是轉崗、提前退休、適當提高退休待遇等方式安置,也有一些部門採取了創新辦法。據悉中科院已將院部機關取消的五十餘輛公車集中起來,重新組建了一支車隊,今後將實現社會化、商業化運作,不僅中科院員工可以購買其服務,也將嘗試對外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