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次車改被封存的車輛的處理,公開拍賣會是其中的一種渠道。資料圖片
據悉,早在此次方案制定前,已有相當數量中央機關和國家部委進行公車改革試點,局級及以下官員及公務員一律取消公車。為港人熟知的原外交部發言人、現禮賓司司長秦剛,經常乘坐北京二號線地鐵前往朝陽門外交部上班,多次被記者偶遇。而本次車改取消大部分公車,並按級別發放「車補」,不少原本「沒車也沒錢」的公務員對此表示歡迎。
「車改後每月多了幾百塊錢,是好事。」一名國資委處級官員對本報介紹,早在多年前,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國資委已經進行公車改革,所有司局及以下公務員都沒有公車使用,部裡每月適當發放「車補」。他透露,此前處級是500元,在這輪改革中,按中央規定能多拿300即800元,這個補貼已在今年一月初首次打進了工資卡。
根據去年七月下發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參改人員包括在編在崗的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車補」標準為,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原本就沒公車坐 欣喜拿到「車補」
一位供職於住建部的公務員也向本報稱,他們是去年12月拿到第一次「車補」,頗為欣喜,因為以前車和錢都沒有,出去開會、辦事都自己解決。由於住建部所在地並不毗鄰地鐵站,他們出行大都打車,或者開自己的車。他並介紹,住建部司長也早已沒專車,但以前進行公務活動,按規定可以向部裡車隊預訂調劑的公車,無奈僧多粥少,經常要不到,遇到幾個人一起出去又很着急的公務,有的司領導就當司機,開私家車帶他們走,「很多人都覺得公務員公車私用,其實我們已經『私車公用』很久了,現在多了一筆車補,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