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後,不少散戶從股市轉戰匯市,部分人會選擇槓桿交易(俗稱「炒孖展」),以從波幅相對較小的外匯賺取更多利潤,但承受更大風險。今次的「瑞郎風暴」正正打破投資者對炒外匯的安全迷思,《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茨威格指出,很多散戶事前沒做好功課,跟去賭場賭博沒分別。
花旗集團去年1月發表報告,顯示在其中一個主要外匯市場,散戶每日平均交易量在2012年達到4,000億美元(約3.1萬億港元),佔整體交易量20%,是2008年的兩倍。花旗報告指出散戶主要是男性,平均約35歲,銀行戶口平均只有6,600美元(約5.1萬港元),但多達84%散戶認為可長年在匯市賺錢,而實際上只有約30%散戶有進賬。
瑞郎脫歐使投資者經歷天堂與地獄,51歲的紐約咖啡店店主馬蒙早前以20倍槓桿押注瑞郎兌歐元走弱,上周四凌晨發現虧損了2,500美元,「我移開視線一陣子,返來時虧損額竟然再飆升5至6倍。」馬蒙稱他當日虧損數萬美元。
另邊廂,49歲會計師斯隆上周四早上以50倍槓桿率押注瑞郎兌日圓上升,結果投資獲利,戶口金額在短短一小時之間由361美元(約2,798港元)飆升至2,703美元(約2.1萬港元)。 ■《華爾街日報》/《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