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央視大樓被指像「大褲衩」。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
近年來,中國陸續出現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築,而這些建築大多引起各界的爭議,如「秋褲樓」、「釘子樓」、「桶裝方便麵」等。究竟為何中國頻頻出現這些「奇怪建築」?耗費巨資建這些奇特的高樓對中國的國際形象產生甚麼樣的影響?作者將於下文一一詳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新聞背景:奇怪建築多源於面子工程
近年來,中國陸續出現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築,而這些建築大多遭人吐槽,如「秋褲樓」、「釘子樓」、「桶裝方便麵」等,這些「奇奇怪怪」很多都是源於當地的面子工程,為了提高城市的形象,但是很多建築的結果並不如人意,甚至有的「奇奇怪怪」建築只能觀看,沒有實際作用。有評論指,近年出現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築,無論初入眼簾或仔細品味,都令人十分不舒服,土不土、洋不洋,中不中、西不西,有些還大量浪費土地資源,有些建築本身就是外國設計師把中國當作標榜前衛的實驗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基礎級:浮誇樓四特點 愛鬥高喜山寨
1.山寨崇洋 今年5月,石家莊市一文化園的仿製「獅身人面像」,結果引來「正版」擁有國埃及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訴。在中國內地出現的山寨巴黎艾菲爾鐵塔、山寨美國白宮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仿造一兩個標誌性建築已經滿足不了一些地方的需要。他們仿製的是整個城市。例如,杭州市郊的「天都城」與「巴黎」成為了「孿生姐妹」。
2.貪「高大上」 中國各大城市同時興起了一場高樓「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競賽,除一線內地大城市天際線被陸續刷新外,二三線城市熱衷「再創新高」。例如,武漢綠地中心達606米,長沙的天空城市設計高度則超過800米。有調查數據顯示,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目前在建的125座,其中78座在中國。
3.「洋設計師」試驗場 有人認為,一些「標新立異」的建築在歐美國家是很難被允許付諸,但這些建築若放在某些內地城市則成為求之不得的「名片」。若讀者翻閱中國各地標誌性建築的介紹,幾乎都是出自外國建築設計事務所乃至國際建築設計名流之手。且聘請洋設計師的潮流已經由一二線內地城市蔓延至三四線內地城市,不少三四線內地城市都通過舉辦「國際招標」招攬國外建築師。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已成國際設計師的試驗場。
4.短命結局 近日,廣州市耗資8億元人民幣建成的陳家祠廣場,僅使用4年時間,即因為城市建設需要「推倒重來」。類似的短命建築在各地不斷上演。據《羊城晚報》報道指,2005年,耗資4,000萬元人民幣建成的重慶渝西會展中心僅僅投入使用5年,因在原址改建五星級酒店被拆;2014年8月,投資2.7億元人民幣的雲南省河口的「邊境明珠」在完工3年後被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進階級:千城一面 缺本土特色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國內外設計師爭相搶奪的「畫板」,各種別出心裁的建築爭奇鬥艷、「語不驚人死不休」式的「創新」似乎已成為當下中國建築文化的主要體現。在某種意義上,這反映了中國建築文化朝着創新的方向發展。但「奇怪建築」的層出不窮,這也是中國建築文化出現「浮躁」之癥的明顯表現。
改變形象 城市失內涵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認為,當下中國建築行業正面臨一場文化危機。一方面,中國的建築市場和城市規劃正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而另一方面,中國的建築師卻處於國際建築界的邊緣地位,傳統建築文化瀕臨斷代,這一現象值得深思。
很多內地城市急於改變自己的形象,不是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內涵,而是引進外來的文化。如在浙江杭州,規劃佔地7,000餘畝、規劃居住近10萬人的新城區天都城完全仿照巴黎而建,當地農民在「艾菲爾鐵塔」下耕作,這一事件引起法國媒體競相報道。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網站嘲諷這些「山寨」建築稱:「在中國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
有意見指,當中國幾百個城市、上千個城市都採取招投標的形式去招國際上那幾十個在中國國內到處投標的公司的設計方案的時候,而這些方案不是結合這些城市的文化特點,而是稍微改頭換面就按照這個城市的某個廣場、地段、某個街地段必然會使得重複的景觀建築在很多的城市裡面成為現實。由此可見,現在的內地城市缺少的不是標新立異的建築,而是缺少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摘星級:奇怪VS創新 一步之遙
在「第三十四次中國科技論壇-綠色建設美麗中國論壇」上,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仕超透露,國家建設部擬為「奇怪建築」設判定準則,如果設計方案被判定為「奇怪建築」,則不予批准建造。各界對此議論紛紛。
由於「奇怪建築」與創新建築之間並沒有嚴格清晰的界限,有很多著名的已被公眾認可的建築都包含了創新的因素,造型也有些奇怪。有人認為,某些成功的創新建築與失敗的「奇怪建築」之間也是一步之遙,且對建築的審美還要受到時間、環境、角度等因素的影響,如艾菲爾鐵塔,現在是法國文化的象徵之一,但其一開始被認為是巴黎最失敗的建築物。又如,被譽為「奇怪建築」之一的央視新大樓「大褲衩」在世界高層建築學會「2013年度高層建築獎」的評選會上獲得最高獎--全球最佳高層建築獎。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概念鏈接:
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學科。它的對象偏重於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築物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內容有空間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化植被和水體規劃等內容。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行3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小知識:何謂「奇怪建築」?
社會基本共識是:用料超多、結構太複雜的;與當地氣候不契合的;與文化格格不入的;設計不考慮功能的。還有如,山寨媚洋、貪大貪高、短命的......這些都是「奇怪建築」的具體表象形式。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保峰指,建築學界對此尚無明確界定標準,但他認為,經典的建築應該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結語
亞里士多德曾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在城市這個公共空間裡,建築不應只憑權力或個人愛好而隨意改變,應該讓公眾擁有更多發言權。而當建築物本身的實用價值被奇葩的設計所吞沒的時候,人們卻只能在瘋狂的「造景風」中感受到華而不實的荒誕與滑稽。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體,中國城鎮化的推進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盼望我們的城市建築能少些奇葩、多一些人文氣息,從而讓我們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想一想:
1.根據上文,舉例說明內地現時有哪些「奇怪建築」?
2.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分析這些「奇怪建築」有哪些特點。
3.承上題,指出這些「奇怪建築」紛紛出現的原因。
4.有人認為,「中國建設部擬為『奇怪建築』設判定準則,會扼殺建築創新、靈動與自由。」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一觀點?解釋你的答案。
5.試從兩個角度分析這些「奇怪建築」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有何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答題指引:
1. 可列舉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天子酒店(福祿壽酒店)、重慶市洋人街的仿中國館雕塑等。
2. 可從4方面說明:仿照外國建築、建築群龐大、多數由外國設計師設計及短時間內被拆。
3. 試從對西方文化的崇拜、城市規劃缺乏理性及缺少公眾參與這3方面進行分析。
4. 若設準則,一方面,既可減少奇葩建築的出現;另一方面,令人憂慮建築將陷入「整齊劃一」的審美窠臼。所以在設定準則的同時,有關部門應把握創新與審丑的度,在建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包容的態度,令中國的建築設計出現「百花齊放」的格局。
5. 一方面,「奇怪建築」的出現,凸顯了中國建築朝創新方向發展,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由於過度的模仿,亦出現了「千城一面」的困局。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延伸閱讀:
1.《習近平:勿搞奇奇怪怪建築》,香港文匯報,2014-10-17,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0/17/YO1410170015.htm
2.《盤點中國各地「奇奇怪怪的建築」》,網易新聞,2014-10-16,http://news.163.com/photoview/57KT0001/75863.html#p=8GE35B0E00AP0001
3. 《「奇怪建築」=「權勢建築」?》,羊城晚報,2014-10-21,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10/21/content_562070.htm?div=-1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