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港大正在進行副校長的遴選工作,但最近,反對派製造了許多謠言,說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游說校務委員會的成員,不要委任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一職。這些謠言遭到特首辦發聲明否認。任何指控都要講證據,憑空捏造所謂「特首干預」的流言蜚語,無非是要製造政治風波,進行輿論判決。最近,梁振英宴請港大的校務委員,有心造謠者,企圖利用這個機會散播流言蜚語,一方面為陳文敏抬轎,力撐他出任副校長;另一方面就是最終若陳文敏上位夢碎,也可以製造政治風波,打擊特區政府。
《蘋果日報》的報道大字標題說:「港大校務委員收施壓電話 梁振英阻陳文敏任副校 」,無中生有地說「此午宴被形容是『攤牌飯局』」,但內文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會後指出:席間討論宿舍不足等問題,沒提及陳文敏、法律學院及《學苑》風波。這說明反對派和《蘋果日報》的指控,完全是無中生有。
無論是民主黨和公民黨,他們從來都不能提出證據,也沒有提出校務委員會具體甚麼人受到了游說或施壓,在沒有證據之下,亂砌生豬肉。他們僅是因為最近行政長官宴請校務委員會的成員,就捕風捉影,企圖擾亂社會人士視聽,把本來關於副校長的學術和管理水平的評審,變成了政治審查,企圖製造一種需要「反共反中」的人擔任港大副校長的氛圍,否則,港大就會被染「紅」。
指政府施壓需拿出證據
最近一個時期,當報章大肆報道港大法律學院在陳文敏領導下,學術評分急跌的時候。陳文敏對於有關質疑一味上綱上線,更高調站出來,為《學苑》煽動「港獨」的文章保駕護航,將挑動分裂國家的行為說成是「教育精神的體現」、「學術自由的體現」,並且攻擊行政長官批評「港獨」就是「侵犯學術和言論自由」。這是陳文敏故意將《學苑》事件與港大副校長的遴選工作聯繫起來,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地將遴選工作政治化。他和反對派人士有高度默契,緊接着造謠指,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干預了港大校務委員會的任命,並對個別校務委員進行了游說。所以,有必要發動聯署「聲援」陳文敏,反過來對港大校務委員施加政治壓力,護送陳文敏登上副校長的寶座。
《明報》前總編輯、法律學院校友劉進圖日前更撰文「爆料」,稱有政府人員致電校務委員,要求否決遴選委員會成員一致推薦陳文敏任副校長的建議。問題在於,劉進圖如果作出如此嚴重的指控,涉及到政府最高層官員的施壓,他就有責任直接指出官員的名字,更加要指出被施壓校務委員的名字,具體列舉出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內容。而絕對不能說「有人進行了游說」,含糊其詞,製造出「杯弓蛇影」的效果。
為甚麼反對派近日要大舉散布所謂「特首干預」的流言蜚語?原來,港大在招聘校長或副校長的過程中,學生和校友的代表都可以直接參與。決定校長人選的遴選委員會中,學生和校友代表各佔一席,其他成員包括港大管理層、教職員、校友、在校生。遴選委員會負責審核候選人的資歷,面試候選人,並決定一位最終候選人,向校務委員會推薦。
企圖令「反中抗中」的人成為管理層
本來,選拔副校長,需要五個條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領導才能、誠實正直、全球性視野、管理能力、有效的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陳文敏的學術成就和領導才能,在他擔任法律學院的院長期間,已經暴露無遺。港大法律學院的學術水平大幅倒退,留不住人才。至於管理能力,從違規收受「政治黑金」到允許教職員不務正業,發動和組織「佔領中環」,及後這些人還得到陳文敏的包庇和重用。對於其他把教學和研究放在第一位的教職員來說,當然是非常不公平,試問又怎能夠留住人才?
學生和校友代表,在遴選副校長的過程中,僅僅擁有兩席,劉進圖的所謂「爆內幕」,根本就沒有實際材料,但是卻起到了將學生和校友代表影響力放大化的作用,配合校園內「勸進陳文敏」的簽名行動。經過公民黨和民主黨的繪聲繪影和劉進圖文章催谷之後,簽名的人數正在增加。但對於選拔副校長的五個條件,對於遴選工作的焦點,就被掩蓋和轉移了。反對派的目的就是要在社會上煽動「防止政府干預」的情緒,令到沒有人再考慮副校長的學術水平、管理能力和人品了。
出現了這種被扭曲的情緒,是反對派近年展開心理攻勢的產物。他們不停地渲染,指遴選委員會一定要建立一條心理防線,在大學內颳起「抗中」、「拒共」之風,就是要把「反共反中」的人推上港大管理層。這樣,到了遴選副校長的時候,「心魔」蒙蔽了眼睛,就不再考慮學術和管理能力了。陳文敏正是瞄準這種心理,他知道自己的學術能力不過關,所以,拚命地突出他是「港獨支持者」,並以此打扮自己的「學術自由形象」。反對派現在開動了所有宣傳機器,無中生有地說「行政長官干預了香港大學的副校長遴選」、「干預了校務委員會的運作」,直接把遴選工作政治化,不過是要製造新一輪的政治風波,鞏固英國勢力在香港大學政治堡壘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