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要「為未來儲蓄」。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指出,隨着香港在人口老化、稅收減少和開支增加下,10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財赤,故特區政府要控制開支,保障收入,同時要保持經濟健康發展,並研究開源。他並強調,香港股市一旦出現特別情況,特區政府屆時所需的應對金額會比10年前高得多,故必須為未來做準備。
港財政狀況較難預測
曾俊華昨日在電台訪問中,回應有批評他多年來都低估特區政府的財政盈餘時表示,他會為此負責,但強調香港屬於細小外向型經濟體,較難預測特區政府財政狀況。今年低估盈餘的原因,是本年度利得稅、薪俸稅和賣地收入均高於預期,而300多億的雙倍印花稅亦未納入預算收入內。
他坦言,自己擔心香港在人口老化、稅收減少和開支增加下,10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財赤,故特區府定要控制開支,保障收入,同時要開拓新產業,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他希望透過教育及提升技能,解決本港貧富懸殊問題,社會也應該考慮在港人就業為先的前提下,適度在個別行業輸入勞工,幫助經濟保持發展。
曾俊華強調,特區政府並非以盈餘為目標,而是要改善市民生活:新年度預算案中預留500億元處理退休保障問題是有承擔的表現,他希望當局今年下半年就退休保障問題進行諮詢時,香港社會各界能共同參與研究討論。
股市總值26萬億 出招需款增
特區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高達8,195億元,但曾俊華不同意香港財政儲備「過高」的說法。他解釋,香港股市總值已由10年前的7萬億元增至26萬億元,如果股市出現特別情況,需要政府出招處理,所需的金額會比10年前高得多,因此特區政府有需要為未來做準備。
陳家強:拓稅基未有時間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則在另一節目中表示,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去年推算政府日後會有結構性赤字,特區政府2006年亦曾進行稅制改革諮詢,當時結論是應擴闊稅基,但銷售稅不適合香港。
陳家強坦言,香港稅基窄是不爭事實,因稅收只集中在少數人和行業,令政府收入波幅大,經濟不好時稅收即跌得快,故現屆特區政府認為現時經濟好、稅收較穩健時,香港社會較能有冷靜理性討論機會,但他承認拓闊稅基「好難攞出嚟講」,故當局目前未有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