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常進【個人簡介】1982年畢業於江蘇省國畫院。現為江蘇省國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方新山水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1984年其作品《秋水無聲》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1989年其作品《天夢》獲當代中國畫水墨新人獎,1994年作品《南方的花房》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曾參加「中國新文人畫展」、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的「中華文明藝術五千年展」等重要展事。
天真簡淡 雪霽初晴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常進就已聞名畫壇。他的作品曾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以及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這對一個畫家來說很難得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常進並不留戀自己的成名風格和樣式。他常常拋棄曾經熟悉的畫法,甚至拋棄中國畫特有的繪畫樣式、風格和筆法,持續性地進行個人試驗性作品。除了早年的《畫屏》系列以及之後歐洲寫生作品,常進近年又開始探索小幅花鳥,天真簡淡、毫鋒穎脫,頗有意趣。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一方面體現常老的可愛之處,一方面也呈現其可貴的實驗精神。他的這些探索以及畫面呈現出來的精神性的繪畫符號都彰顯了常進特立獨行的美學態度,這也是中國水墨走向現代性的一種可能。
常進最具代表性的是表現雪霽初晴之景,《太湖雪霽》、《雪月之觀》以及《閑雪》等作品用簡淡墨色勾暈出銀裝素裹的山川美景。常進總能用簡淡的筆墨營造出一種古典詩歌般清奇空靈的意境。在延續傳統文人性靈筆墨一脈的同時,也宣示了個人化的生命動感。他的山水有清寂冷逸、超脫塵俗,但同時不失溫婉優雅,給人一種親近之感。讓生活在都市的人,油然而生地發出對於自然山林精神的嚮往和眷戀。他所獲取的成就一方面源自他對傳統詩畫、境界的追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儒雅的氣質情性。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是緩慢的,常進與傳統一直保持着若即若離的距離。不離得太近,也不走得太遠。他在傳統山水畫遊走的過程中也積極拓展繪畫的現代精神。以穩健的開拓精神重新認識傳統,用拔除時風蔽障的眼光從傳統的發展衍變中求開拓。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和諧而安靜地在他筆下自如轉換,不着痕跡。
高雲【個人簡介】1956年生於南京。現任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1978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師從劉海粟、陳大羽、張文俊、沈濤等大家研習中國畫,為今後中國畫的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學院派基礎。1984年,曾與劉海粟、錢松喦、亞明代表江蘇當選中國美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上世紀末,與張樂平、劉繼卣、賀友直、戴敦邦、華三川等被列為中國連環畫十家之一。2012 年,繼黃永玉、范曾之後,被國家郵票印製局特邀為三位郵票設計家之一。
筆精墨妙 細節魅力
「一個藝術家有靈動浪漫的一面,也有嚴謹嚴肅的一面,這正是我對生活狀態的追求。繪畫上,院體畫嚴謹,文人畫率性,我追求的是院體畫和文人畫的結合。工作中,我講究秩序和程式,但同時追求秩序和程式產生的美感。總之,我力求對立統一中的平衡,不偏激。」做企業,做領導,有很多規矩,很乏味,這樣的狀況中,需要一些有品質的細節來調節,而細節往往才是靈魂。比如「聽戲,聽的是字正腔圓;看畫,看的是筆精墨妙」。這就是細節的魅力。一個優秀的藝術家,除了有勤奮,還有才情,有修養,有方法,更有能發現美的眼光,而這一切,必定可以構成一個有個性、有魅力的領導者。追求品格,追求細節,追求平衡,追求美感,這是高雲的優雅。而藝術對於優雅的高雲,是斷不可或缺的。
對繪畫,高雲這樣總結:「我的藝術是我的,我的藝術是大家的,我的藝術是有益於大家的。做到這三點,就可以進入美術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