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日前從晉寧工業園區管委會獲悉,目前已有382個項目入園,其中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6個。
2014年,該縣引進工業項目28個,總投資53480萬元。目前入駐工業園區的382個項目中,建成投產項目243個,在建項目95個,簽約未開工建設項目44個。園區制定出台《晉寧縣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獎勵辦法》,採取幫扶與激勵並舉、生產與促銷齊推、要素與環境同抓等措施,做好重點企業、停產減產企業協調服務工作。
晉寧形成花卉產業發展格局
香港文匯報訊 晉寧縣採取引種、引智、引資等舉措,做大做強花卉產業,形成昆陽鎮玫瑰、非洲菊、百合;上蒜鎮、晉城鎮玫瑰、康乃馨的花卉產業化發展格局。
該縣引進150餘個花卉品種試種後,篩選出120餘個既適應當地環境、又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普及發展;舉辦花卉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市場營銷等培訓;吸引國內外資金、民間資本參與花卉產業建設。目前,花卉園藝面積已達4.102萬畝,其中鮮切花面積3.65萬畝,年產切花24.78億枝。花卉種植戶發展到10520戶,從業人員39697人,花卉企業、花農合作組織、協會36個,鮮切花經紀人、經銷商270人。
西山區扶持微型企業247戶
香港文匯報訊 西山區實施「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扶持微型企業創業。
「兩個10萬元」工程指轄區新創辦微型企業投資規模達到10萬元以上,且實際貨幣投資達到7萬元後,經申報審核後可獲得3萬元資金補助;獲補助資金且有貸款需求的微型企業,可獲得不超過10萬元的銀行貸款支持。目前已完成微型企業創業扶持247戶,總投資達2625萬元,帶動就業1033人。
非遺作品入住盤龍區檔案館
香港文匯報訊 盤龍區檔案棺積極參與非遺保護,收集到一批頗具價值的民間蠟染和刺繡作品。
盤龍區近日徵集到的這批民間蠟染和刺繡作品計14件,內容有百花齊放、觀世音正身像、嫦娥奔月、各種小孩裹背刺繡作品等。這些作品反映了相應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人物特色、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豐富了館藏資源,優化了館藏結構,並突出了檔案館資源的特色性。
智慧社區雲平台落戶盤龍區
香港文匯報訊 近日,雲南首個智慧社區平台落戶盤龍區翡翠灣社區,居民通過微信服務平台,可以享用水電費交納、快遞查詢、公告提醒、商圈諮詢、鄰里社交等社區生活服務。
該微信公眾平台為雲南首個智慧社區雲平台,由雲物業平台、業主移動應用平台、商戶平台體系構成,物管、業主和商戶通過手機即可完成相應的功能操作,實現智慧生活。除該社區外,還將覆蓋多個樓盤,並陸續推廣到已達成合作意向的30個社區。
盤龍區慈善協會為景谷災後重建捐款
香港文匯報訊 截止3月4日,盤龍區慈善協會已收到捐贈善款11.5281萬元,用於援建景谷縣永平鎮倮練小學災後恢復重建。
本次募捐活動組織嚴密,專戶管理,收支兩條線,帳目清楚,手續完備,根據慈善捐贈規定和捐贈者意願,全部上交昆明市慈善總會,統一劃撥到普洱景谷地震災區,保證轄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善款,全部用於普洱景谷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
盤龍區增建幼兒園小學
香港文匯報訊 盤龍區將教育基礎設施作為城中村改造項目的重要配套,與安置房建設同步推進,隨着40個項目的改造建設,將新增33所幼兒園、18所小學、3所中學。
去年,隨着4個項目竣工並回遷安置,4所幼兒園和1所小學建蓋完工;16個項目啟動教育設施建設,已建成小學5所,面積35456平方米;幼兒園7所,面積22006.91平方米。
西山區湖濱濕地建設初具規模
香港文匯報訊(王利娟 楊曉靜)湖濱濕地建設是滇池保護與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西山區至今已建成包括環湖濕地、湖濱林在內的環湖生態帶21778畝,湖濱濕地建設初具規模。
西山區湖濱濕地、河口濕地種植蘆葦、傘花、水蔥、風車草等水生植物20多種;滇朴、香樟、桂花等喬木、次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80餘種。一些濕地內更專門修建了拱橋、平橋、通透式圍欄、休憩小亭、水上浮島等景觀小品。湖內濕地群落恢復建設,不僅使滇池湖濱更加靚麗,也讓西山區轄區內滇池湖面沉水植物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為實現滇池生物多樣性打下了良好基礎。
西山白馬學校師生獻愛心
香港文匯報訊(王利娟 李浩龍)3月2日,在「愛的奉獻」的歌聲中,西山白馬學校的師生自發為本校罹患白血病的劉同學捐款。
今年7歲的劉同學是西山白馬學校新入學學生,除夕前一天確診罹患白血病。血庫符合血型的血量不足,劉同學急需補充的血小板成了救命的大難題,得知這一情況的教師和家長在年初二自發為劉同學捐獻血小板。而開學當天的自發捐款活動,共為劉同學募捐到愛心款44163.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