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防通縮形勢不樂觀 仍需減息降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儘管上月CPI同比環比漲幅均反彈,但接受訪問的經濟專家普遍對中國目前出現的「準通縮」形勢不樂觀。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慧勇在此間分析指,反通縮仍是現階段主要政策着力點,預計今年還會有兩次降息,五次降準。但防通縮形勢不樂觀,即使所有政策都出,通縮也要到六個月之後才能緩解。

李慧勇認為,受到春節因素的擾動,較高的食品價格導致2月CPI比預期高一些。但1、2月平均看,通脹在1.1%左右,仍處於「類通縮」狀態。PPI跌幅的擴大主要受輸入性通縮和國內需求不足疊加影響。

國內需求乏力 通縮壓力不減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對通縮的走勢不樂觀。魯政委認為,PPI跌幅擴大,及進口大跌,都反應國內總需求乏力,通縮壓力不減。由此在降息調「官價」之後,還需降準以驅動「市價」下降。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則認為工業生產領域通縮風險增加。目前核心CPI漲幅低,不會對寬鬆貨幣政策形成制約,而工業領域的通縮使政策寬鬆需要加碼,如降息至少可以減少企業財務費用,在營業收入下滑時減少對資金鏈衝擊。

曹陽預計,中國央行仍將在二季度前期降息25個基點,此外通過降準、PSL等數量型寬鬆來改善信貸條件也是需要的。

中金公司研究團隊亦發表分析報告指出,物價總水平面臨的通縮風險仍在積聚。春節錯位因素是CPI同比增速顯著反彈的主要原因,鮮菜、鮮果、豬肉價格環比回升較大,是春節臨時性因素的反映,不具備持續性。數據顯示3月份食品價格降速不慢。PPI儘管環比降幅收窄,但同比通縮仍較大,預示央行繼續降息、降準的壓力相應增大。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防通縮形勢不樂觀 仍需減息降準 (2015-03-11)
專家解讀:朱訪港為兩岸「測水溫」 (2015-03-10) (圖)
專家解讀:基本法人大決定具憲制權威 (2015-03-09)
專家解讀:通過立法法修改 倒逼人大制度改革 (2015-03-09)
專家解讀:進口疲軟 經濟下行壓力大 (2015-03-09) (圖)
專家解讀:初具通縮特徵 宜有序降準 (2015-03-04)
專家解讀:捍衛社會公義 護航全面深改 (2015-02-27)
專家解讀:財政擴張發力 寬鬆效果有限 (2015-02-25) (圖)
專家解讀:體現大國擔當 闡釋和平外交 (2015-02-25)
專家解讀:再降準臨近 降息料遲 (2015-02-14)
專家解讀:反恐合作空間巨大 (2015-02-13)
專家解讀:選舉難逆轉兩岸大局 (2015-02-12)
專家解讀:抓決策落地 紓經濟下行壓力 (2015-02-11)
專家解讀:雙管齊下反通縮 (2015-02-11) (圖)
專家解讀:下行壓力未減 降息降準可期 (2015-02-09) (圖)
專家解讀:邀習訪美乃奧巴馬「遺產之作」 (2015-02-08)
專家解讀:積分落戶制不會增實際人口 (2015-02-08)
專家解讀:探索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2015-02-06)
專家解讀:「一路」輔「一帶」 共拓亞歐市場 (2015-02-06)
專家解讀:增加可貸資金 利好實體經濟 (2015-02-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