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其中5名來自英基協會3所學校的學生。前排中為甘子穎、後排右為關瑞駿。 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伊莎) 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公布了去年6月舉行的劍橋IGCSE考試(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得獎名單,其中10名來自英基協會3所學校的學生,分別於5個科目獲得「全球最高分」的佳績。另有3名英基學生獲「全港最高分」及1人獲「優異獎」,成績令人鼓舞。有兩名「滿分狀元」分享讀書秘訣指出,對科目有興趣是考獲佳績的先決條件。
英基去年約有1, 000人參加逾30科IGCSE考試,當中57%人考獲A*或A級成績,打破了英基歷年來的紀錄。其中,10名來自英皇佐治五世學校、港島中學及沙田學院的學生更於附加數學、綜合科學(雙獎)、戲劇、世界文學科及中文科榮膺「全球最高分」。沙田學院校長Marc Morris對學生的出色表現感到欣喜,「我們一直鼓勵學生要找到自己最有熱誠的領域,再沿着這些方向發展,便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甘子穎心得:發掘新事物
就讀沙田學院的甘子穎在綜合科學(雙獎)榮膺「全球最高分」。因自小受父親熏陶,令她熱愛閱讀科普書籍及收看與生態環境相關的紀錄節目,藉此學習了不同的科普知識,打下扎實的科學知識。她分享讀書心得時說:「有興趣就會想主動了解,多發掘身邊的新事物。」不過,她慨嘆,香港的科研氛圍未及英國和美國般濃厚,「香港好像不太重視科研,不少人抱怨在香港做科研賺不到錢」,因此有意畢業後,赴英國深造,循研究之路發展。
關瑞駿指操練試卷非最重要
於附加數學獲「全球最高分」的關瑞駿,來自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他認為讀書沒有捷徑,但要對學科有興趣、有好奇心,並提醒其他年輕人說:「不斷操練試卷並非最重要的,讀數學最重要是管理好作答時間與小心作答!」談及未來發展,他有意入讀本地大學的醫學院,希望在醫學界有所貢獻。
英基教育發展部經理Dave Kirby補充指,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為了讚揚港生的優秀表現,亦特別在企業、英文(第一語言)和國際數學科目頒發「全港最高分」予3名來自南島中學、西島中學及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的學生。另有一名學生獲頒德語(外語)的「優異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