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寶林
山水蘊藏覑人對大自然的深厚、寬廣甚至悲愴的情懷。而我要追尋的,則是那億萬年屹立不動的大山所展現的無與倫比的永恒與博大,無可名狀的沉默與悲壯。
我愛山,愛其凸顯天地之大,宇宙之無窮。
我愛山,尤愛西部大山,愛其佇立於萬古洪荒,任日出日落巍然不動之悲愴。
我愛山,愛其外冷內熱,愛其冰雪覆蓋之外表下雪水消融,漸成生命之源泉暗流湧動,正是它們最終匯聚成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養育了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雪域大山,是我寫不盡畫不完的夢中之境,它變化莫測的身姿是造化神秘的傑作;它的傲岸,吸引覑人們向上攀爬;它的博大,激起各種悠揚的迴響。
山亦如人,各有性情,或陰柔、或剛烈、或靈秀、或蒼茫、或華茂、或樸拙;畫山如同畫人,妙在相看兩不厭。
山之結構如人之體貌;山之神韻如人之氣韻;山之朝暉夕影、陰晴變幻如人之喜怒哀樂、七情六慾。
走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光,我的內心充滿感恩之情,山,在我的筆下因之變得潤澤起來。其實,蒼也好,潤也罷,說到底不過是我以我筆寫我心,點點滴滴總關情。
畫大山,胸懷必須大,下筆肯定,才能畫出山的偉岸。沒有力度和體量感,就沒有感召力。然膽大還需心細,不能用蠻力,要將一顆活潑潑的心繫在整座山上,體會人山合一,山就是人,人就是山的感覺,最終物我兩忘,滋生出天大地大任我遨遊的豪情與胸懷。
好畫常在有意無意間畫出,畫畫,太有意拘謹,太無意潦草,有意無意之間最是難得。畫雖完成,意猶未盡,四顧茫然,恍兮惚兮,人在畫外,神卻在畫中。
畫者先存仁心,以山為師、以山為友,與山同處,聽山風過耳、觀山高水遠,相處日久,可達返璞歸真、靈魂淨化之境。
五代荊浩提出「生死剛正謂之骨」。骨非但指作品本身之技法,亦關乎創作者之人格。畫家在作畫之外,修身養性,力求內心完善,剛正不移,不因世風移而心生浮躁,居鬧市而心安然,畫作自能傳遞山水力量之骨氣、骨力。
「骨」具有多重含義,在藝術領域,它不但指作品本身用筆精準、有力,表現出自然的形質,還體現了創作者正直高尚的人格。骨意味覑毅然決然,毫不含糊,在生死關頭也剛正不阿。
中國「風骨」一詞,經長期演繹具有豐富的內涵,影響覑後世審美取向。對風骨的強調,即是對內在情操和外在力量的強調。
吾早年用筆,重以線取形,以線彰顯人物之風骨,力求落筆有力,全其骨氣。用墨則化繁為簡,以乾皴、渴點略染輔助用筆。
石鼓文、青銅器上的銘文斑駁厚重、古樸自然,漢畫像石磚和篆刻在很小的空間裡布置很大的天地,那種線條組合體現出來的古意和韻味讓我覑迷。
吾潛心用筆,反覆揣摩金石、古篆及漢磚之線條,體悟金石韻味。以線為主繪畫長達逾二十載,方轉而重墨。
畫品如人品,要想畫出錚錚鐵骨的硬朗,心中得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什麼樣的胸襟,畫出什麼樣的畫。
中國畫講究筆墨,最高境界是蒼潤並濟。
蒼乃厚重 ,如婴裂秋風,潤乃華滋,如涓涓春雨。
蒼有風骨,潤含情致,蒼主剛健,潤主柔美。
婴,婴裂秋風,潤,潤含春雨,蒼與潤就像一對互相吸引卻各不相讓的戀人,蒼潤並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古代畫論有「墨分五色」之說,用墨應婴淨清爽、筆墨鬆動。鬆動而不流於草率,方為佳作。
筆墨松、毛、澀,潤而不浮、厚而不滯、放而不野、柔而不弱、方有蒼潤並濟、剛柔並濟、疏密有致之美感。
墨,無外乎濃、淡、婴、濕,墨性無外乎重、逸、蒼、潤。凡濃重之筆,性必剛烈,果敢。濕潤之淡墨則逸情,雋永秀雅。
畫之結構要嚴密有序、互相關聯、相互呼應、緊湊有致;畫之筆墨則務必鬆動,不懈不促,不妥不黏。
大山,在中國,是故鄉與祖國的象徵。
它還是中國的古老傳說中,天的支柱,有它支撐,天才不會塌。
二千年前,孔子登泰山發出小天下的感嘆,倘若他曾行走雪域,面對這樣比泰山高出無數倍的大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作者簡介 李寶林
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李可染畫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院長、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國韻文華書畫院院長。
1936年生於吉林省四平市。
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葉淺予、李可染、蔣兆和、李苦禪等大師,在校期間曾任北京市學聯副主席。
1963-1990年任海軍專職畫家。作品參加歷屆全軍美展並擔任評委。
1990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專職畫家、創作研究部負責人。
1997年受文化部組織創作巨幅國畫「錦繡中華」於香港回歸一周年贈送香港特區政府。
1998年組織策劃「98中國國際美術年-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畫比較展」。
先後出席第四屆全國文學藝術家代表大會,第三、四屆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作品入選6-10屆全國美展,擔任8屆全國美展北京展區評委、9、10屆全國美展評委。曾任國務院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享受國務院授予的有特殊貢獻的政府津貼。
作品參加6-10屆全國美展,入選百年中國畫展、「北京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在巴黎、維也納、吉隆坡、中國美術館等地十餘次舉辦個展。
作品被美國友人斯諾夫人、瑞典人類學博物館、日本現代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北京市美協、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台灣山藝術基金會及中外收藏家廣泛收藏。
出版有《李寶林畫集》、《李寶林人物畫集1958-1988》、《北京當代國畫優秀作品集 -李寶林》、《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李寶林》、《大山回響--李寶林畫集》等,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國畫人物、山水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