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兩會報道 ) 商務部研究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劉雪琴指出,CEPA一直是內地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協議。要實現的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其開放廣度、深度將大於中韓自貿區等協議,「內地香港親兄弟,開放力度是最大的。這是國對國或地區商簽此類協議無法相比的。」她並表示,內地與香港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是雙贏之舉,充分體現中國特色。
對港澳台開放度 遠超韓國東盟
她透露,韓國方面人士來華商簽中韓自貿區協議時,曾提出可否比照CEPA或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那是不可能的。CEPA是在一國之內的,對自己同胞的;中韓也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也好,都是在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劉雪琴說,「一般的自貿協議都是有所比對的,你對我開(放)哪些,我對你開(放)哪些,講究對等開放。而我們與港澳台間開放,首要考慮的不是對等、平衡,而是考慮對其經濟繁榮發展的支持。」
積累應對經驗 提升抗風險力
劉雪琴續稱,內地與香港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對雙方均有益處:香港專業人才多,先佔領內地服務貿易各領域市場,能帶動自身經濟發展,拉動就業;對內地而言,則是一個服務業練內功的磨合期、緩衝期,可學習港人先進的經營模式,再啟動更大規模的對外開放時,就更游刃有餘,能經受起衝擊。
「即使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服務業帶來一些影響,我們也能承受、調整。這樣能為未來與其他經濟體簽訂FTA、進行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積累經驗與應對方法,也在實踐中提高抗風險水平,增強自身市場開放、迎接更大挑戰的能力。」她說,CEPA至今已簽下10個補充協議,本身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市場開放的基礎上,條件、門檻不斷降低,限制的範圍不斷放寬。
清理明暗規則 把門真正打開
劉雪琴還指出,服務業開放的面很廣,需要協調的部門也很多。「好多部門以前都開了,但要看開的幅度。如果是開了個縫,或是說有『玻璃門』、『彈簧門』,存在無形的限制,現在要把門開大些,就需要商務部牽頭主導,協調相關部門再談,清理原來那些明的、暗的規則限制。不利於進入的要解除,讓人真正能進來。」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也向香港文匯報強調,CEPA的開放度、開放的姿態、開放的承諾不亞於上海自貿區,就條文本身而言是很先進的。問題在於,實際開放有很多具體規則沒有落地,承諾的開放與實際的開放總是有差距。他認為,全面落實要有一個過程,各個部門的實施細則須加快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