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玩燈」是當地大型民俗活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本報河南傳真
獅子報門
所謂「獅子報門」,是指引獅藝人敲打着武樂器,引着獅子來到農家報門掌彩,「一送福來二送壽,三送金來四送銀......」,說些吉祥祝福的話語,增加喜慶氣氛。報門彩不像點光彩和飲水彩那樣固定,有些藝人文化積累深厚,能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情景,靈活掌彩,遇到什麼掌什麼彩,可以掌飯店彩、商店彩、藥舖彩、學校彩等。
唱花鼓 玩旱船
獅子報過門後,唱花鼓腔的便伴着花燈、文樂器來到門上唱些吉祥祝福的曲詞。隨後是玩旱船的拌着花燈、文樂器來到門上唱些吉祥祝福的曲詞,主要是唱西坪民歌。唱花鼓腔的是一個丑角兩個旦角,玩旱船的則是一個丑角三個旦角,丑角俗稱「三花臉」。
西坪民歌是河南省現存漢族民間音樂中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唱西坪民歌的高手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情景,遇到什麼唱什麼。如剛剛結婚的,就唱麒麟送子:「小小鑼錘圓又圓,麒麟送子到門前。麒麟送子門前站,榮華富貴萬萬年。」
玩場子
獅子報門、唱花鼓腔的、玩旱船的把所要玩的農戶過一個遍後,稍作休息,開始玩場子。玩場子一般分兩種,一是舞獅,獅子在引獅藝人各種動作的引導下,可以做打滾、翻毛、跳桌角等精彩動作。舞獅快結束要掌彩,一般都說:「獅子本是天上神,請下凡來鬧新春,自從今日完過後,一年四季保太平。」
另一種玩場子是獅子和旱船在一起,俗稱「風攪雪」。它有一個主題,就是獅子戲吃旱船上的三個旦角(即三個少女),丑角(即撐船佬)和獅子鬥智鬥勇的過程,使用「花鼓」伴奏。舞獅以舞為主,「風攪雪」則以唱為主。
送「獅神」
計劃玩燈的幾個村莊,經過幾夜的辛苦已經玩一個遍,玩燈結束時,也要鄭重地舉行儀式送「獅神」,叫「化燈」。「化燈」儀式,一般是在村口用艾蒿點燃一堆篝火,玩燈的全體人員都從篝火上跨過去,然後引獅人引着獅子圍着篝火舞動,一邊舞動一邊說些吉祥祈福的話。「化燈」儀式舉行後,燈節活動才算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