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清明節都江堰將上演古法放水千古奇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都江堰,一座同時擁有名山和聖水之城,受到了全世界遊客的青睞。
日前,本報記者從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管理局獲悉,4月4日至6日,2015中國·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暨「多彩都江堰,快樂四季遊」(以下簡稱「放水節」)系列文旅活動將盛大啟幕。■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通訊員 夏春光 都江堰報道
古法放水千古奇觀
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為治理岷江水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古時每到冬季,人們用榪槎築成臨時圍堰,使岷江水或入內江,或入外江,然後再分別淘修河床,加固河堤,是為「歲修」;清明時節,舉行盛大的放水儀式,拆除榪槎,讓岷江水直入內江,從而灌溉成都平原,潤澤天府大地。其盛況甚至勝過了中國的傳統春節。
「我們創造性的提出了『都江堰動態水利博物館』建設理念,將以實景呈現古法放水盛況。」都江堰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走進放水節活動現場,矗立岷江岸邊和江心大堤的大型榪槎陣,江岸堆積如山的竹子、竹籠、卵石、黃粘土,數百古代堰工正在緊張忙碌地編製竹籬笆、竹纜和竹籠等......將重現綿延2000多年的「歲修」場景。宏大的場面,厚重的文化,將帶給遊客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
在《千年祭祀》表演中,一座高3米的李冰石像將在舞台背後徐徐升起,全體演員將獻上莊重的跪拜禮,兩岸百姓和遊客將肅立叩謝;在《春耕·插秧》表演中,青年男女將踏着水流步入田裡插秧,一幅川西百姓與水為鄰、因水而興、安逸和諧的畫卷將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砍榪·放水》表演中,在現有水效的基礎上,新建一個寬達30餘米,長達100餘米的水瀑效果,並在長斜坡上放置一排榪槎,使放水場面更為壯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放水節還增強了遊客的參與性。在觀眾席設立40人的互動體驗專區,這批觀眾將穿着特製的堰工服,由專業演員帶領參與體驗。
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為提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營造祥和的節日氛圍,當地還組織策劃了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可謂精彩紛呈。
首先,是系列巡遊活動。200名披掛「秦國」戰袍的「守城衛隊」,在郡守李冰的率領下巡遊都江堰古城及岷江沿岸,原汁原味再現古秦巡江儀式。在「灌縣古城」,身着古裝的禮儀官、武士和仕女,將開啟古城門帶領遊客「穿越」。在青城山前山建福宮廣場,道教創使人張天師將率八仙降臨青城山,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並送上祝福。
其次,是豐富的民俗活動。4月5日至6日,成都市川劇藝術團、洞經古樂等專業團隊將進行專場文藝演出,讓遊客領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當地舞龍、舞獅、大頭娃娃、民俗大鼓等將專場民俗文化表演,將充分展示當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在夜晚,還有精彩的火龍表演,遊客在夜遊古城時也能收穫不小的驚喜。
然後,是現代時尚靚古城。「清明」小長假期間,千隻卡通熊貓活躍在景區灌縣古城,或與遊客嘻戲、合影,或在廣場上「舞」起「小蘋果」。當地還邀請國外知名樂隊、街舞、自行車特技表演隊伍,在財經大廈廣場進行小點位演藝,讓遊客感受古堰的時尚魅力。
「春賞田園風光,踏青尋春;夏賞山幽水長,消夏避暑;秋賞銀杏如金,紅葉盡染;冬賞瑞雪如畫,玉樹銀花。」一位文人在遊覽都江堰後發出感慨,一年四季美景變換,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留連忘返、樂此不疲的重要理由,也成為這座城市魅力之所在。
境外遊客青睞都江堰 景區設候機室 72小時過境免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 都江堰報道)「都江堰已成為俄羅斯遊客來華熱門地之一,今年5月成都和俄羅斯直航那就更便捷了!」日前,一個由莫斯科旅遊局官員、旅遊協會代表等組成的「旅遊團」悄然抵達,他們十分看好這條熱門旅遊線路。繼「成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後,2014年底,成都機場都江堰候機室正式對外開放,給廣大境內外遊客提供了方便。
「2014年,都江堰的入境遊客增速明顯,主要包括香港、俄羅斯、韓國等地。」都江堰旅遊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境外遊客都江堰推出了很多優惠套餐,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
自去年起,都江堰還專程赴俄羅斯、香港、韓國、澳大利亞等地開展了文化交流和旅遊推介活動,並與香港港中旅等6家著名旅行社簽訂了客源輸入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還在香港設立了「中國·都江堰旅遊推廣站」2個,香港及海內外遊客赴都江堰旅遊將更加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