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家住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的郭小姐最近很想聯合鄰里,一起為居住了近20年的老樓加裝一座電梯。聽說此項加建可以得到政府補貼,於是她打開「美麗思明」即時諮詢微信平台,很快就得到了相關答覆。
在思明,基於網站、微博和微信等多媒體服務平台推出的各種創新服務,思明區政府着力打造的24小時線上服務型政府已現雛形,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已經習慣這種足不出戶的線上諮詢和網絡問政方式。■香港文匯報記者 米南、翁舒昕
「指尖政務」凸顯便民服務
內地不少政府網站存在內容官樣化、更新慢、互動差的問題,被廣大線民所詬病,甚至出現了大量的僵屍網站。但是,一打開思明區政府網站,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簡介的頁面中「網上辦事」與「公眾參與」赫然醒目,無障礙流覽的溫馨提醒傳入耳中。教育、社保、就業等13個領域的服務欄目擁有超高點擊率。每月一期的「領導訪談」,各部門負責人輪番「坐鎮」答疑,深受線民歡迎。「民意徵集」、「網上調查」等欄目人氣也很高。「締造美麗廈門意見徵集」、「為民辦實事」、「建設美麗思明請您來支招」等專題成了市民參與「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新平台。
在思明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尤小波看來,政府網站不是門面擺設,而是信息時代的服務窗口。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思明區擁有超過80萬的人口,與之相「匹配」的是市民需求的日益多樣化。為了提升政府網站的服務性和方便性,思明區政府對網上平台做了充分的梳理和整合,政府網站主要負責門戶內容,做好各個板塊裡的基礎信息建設。同時,打通了區內各部門間的信息交換壁壘,使政務信息做到及時有效的上通下達。
日前,廈門市思明區政府一舉奪得第十三屆(2014)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全國縣區級第一名的佳績。此前的兩年裡,思明區已穩居該項評比第三名。
新媒體互動 市民紛點讚
創新是思明區的一把「金鑰匙」。 2013年,思明區針對新生代市民的信息需求,在福建省首家推出微信互動平台「美麗思明」和信息公開平台「思明政務」,建立以政府網站為核心,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為側翼的多媒一體服務平台,實現與公眾「點對點」直接溝通。
互動微信平台「美麗思明」提供越來越多更接地氣的豐富信息,市民可以直接進行線上諮詢和投訴,基本做到3個工作日內辦結。信息公開微信平台「思明政務」則成了市民「好幫手」,市民通過它不僅可以快速查詢最新政府信息和惠民政策。
方便快捷的互動平台,其實就是思明區提升政府服務的延伸。他們按照線上受理、線下轉辦、線上回饋的方式,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民眾來信辦理效率和質量。2014以來,思明區政府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共推送千餘條惠民政策、教育信息、交通信息等便民信息;共接收網友諮詢、建議和投訴件1774件,答覆率92%,網友紛紛點讚。
「效率高、互動強、服務好」,是網友陳先生對思明區政府的評價。網友「安貞鑼鼓」對思明區政府的線上工作也有不錯的體驗。她曾向思明區微信號反映,文屏山莊後山石階到紫竹院的山路雜草叢生,一個人走在路上,「怪可怕的」。10天后,當她再走到這條小路時,發現道路已被整改,「變寬,變乾淨了」。
「網站、微信不僅能讓政府與民眾實現良性互動,更能創造條件讓群眾監督政府工作。」尤小波說,政府網站的成功運作,折射的是思明區各職能部門有效溝通、快速反應,對群眾投訴資訊及時回饋的工作作風,也是思明區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有益嘗試。據悉,思明區還開通了網上評議政府系統,促進行政行為的公開化、透明化和規範化,打造「既親民、又親商」的績效型政府。
「3+X」格局 搭建政務「生態圈」
思明區政府PC端+移動端的佈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務生態圈。在搭建「生態圈」時,思明區政府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將網站的功能建設按規定程式交給專業的網路公司處理,而把涉及內部信息的處理內容交付給政務信息中心,形成了「3+X」常態化管理格局。
然而尤小波卻覺得,這還跟構想中存在一定的差距。他坦言,網站現在還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很多部門都是各自為政。接下去思明區政府要做的工作,是把所有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轄區內90幾個社區通過雲平台和數據庫,共用資源和數據。「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把所有能對老百姓公開的辦事流程、表格,一站式地整合起來。轄區區民只需一個帳號和密碼,就可以登陸政務網辦理各種業務。」
據介紹,在雲技術、大數據的發展浪潮下,思明區將繼續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多元化推送政府服務;整合各部門業務功能及數據資源,建設思明區大數據中心;依托區裡擬新建的政務雲平台,力爭盡早實現全區信息化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調配,降低能源消耗,打造綠色環保、統一高效的電子政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