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二期廣東綠道講壇16-17日在深圳召開,來自北京、上海、香港和廣東等省市的300餘名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專家就「從綠道網邁向省域公園體系」的主題展開探討,並考察了深圳綠道和公園建設,感受深圳灣綠道、省立綠道梅林段、福田河綠道、福榮都市綠道、鹽田梅沙棧道等不同尺度、各具功能、特色的深圳綠道。
據了解,作為修復城市街道空間和聯繫生活網絡的重要載體,在1953平方公里的深圳地界上,細織密佈着2400公里的都市綠道、889個公園。省、市和社區三級綠網縱橫交錯,無縫連接了城區公園綠地、人居高密度社區、商業中心、濱海休閒帶、慢行和公共交通接駁點等公共空間。在深圳,市民不僅隨時可以「看綠」,在周末鑽進山林走綠道也成為一種別具活力的「潮生活」。■香港文匯報記者 冉勇、李薇
建設「10分鐘綠道圈」深圳綠道密度全國第一
早在2010年,深圳就啟動了綠道網建設,根據「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部署,欲在「十二五」期間,建設「10分鐘綠道圈」。如今,「十二五」已步入尾聲,經過五年的建設,深圳的綠道密度超過了1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全國第一。深圳人騎行5分鐘就能跨入社區綠道,15分鐘能上城市綠道,30到45分鐘就能進入省級綠道。
「深圳已從建設綠道網邁向省域公園體系。」深圳市城管局綠道管理科科長周旭平認為,5年間,整個珠三角地區的綠道已聯網成片,其中深圳綠道是最靚麗的一環。
經過的幾年的積累、建設,深圳2400公里長的綠道擁有過硬的質量和特色,為市民的休閒生活提供了多種選擇。比如福田梅林綠道是歷史文化型,福田福榮都市綠道是都市鍛煉型,寶安鳳凰山綠道是山地生態型,龍崗大運綠道是都市運動型,光明森林公園綠道是山田生態型,羅湖梧桐綠道是自然生態型,南山深圳灣綠道是休閒健身型,鹽田海濱綠道是海濱休憩型,坪山大山陂綠道是自然休閒型,龍華茜坑綠道是濱水生態型,大鵬新東綠道是旅遊休閒型......
綠化覆蓋率超45% 深圳成「公園之城」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很顯然,習總書記的講話釋放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要守住生態環境這一底線」的信號。
而深圳,毫無疑問是全國各大城市中,把「底線」守護得最好的城市之一。當許多一線城市為霧霾天氣而苦惱的時候,深圳卻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把建設高品位生態文明城市作為工作重心,同時還計劃編制專屬深圳綠道建設的「深圳標準」,如《深圳市區域綠道管養維護運營方案》、《深圳綠道管理辦法》、《深圳市綠道網管養維護檢查考評指引》、《綠道管理台賬表》等一批政策文件,正在草擬之中。
目前,深圳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1.5%。全市綠化覆蓋率為50.0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5.07%;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298.7平方公里,綠地率39.18%;常住人口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7平方米。
「只有讓城市更接近自然,讓百姓有更多寬敞生活空間,深圳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公園之城』。」深圳市城管局園林與林業處工程師何航航透露,深圳借鑒新加坡、香港等先進城市經驗,多次修編和調整了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明確除了綠道,公園也是生態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增加建設鄉村公園和郊野公園及沿海公共海灘等規劃,構建市、區、社區三級公園體系,與城市生態綠地系統結合成完善網絡。
深圳公園總數達899個 一年植樹8萬多株
事實上,在2014年深圳市12項重大民生工程中,建設社區公園就被列為重大項目之一。根據深圳市城管局公開的《深圳市社區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在2015-2018年間深圳每年要新建、改造60-70個社區公園,到2018年,全市將新建300個社區公園,並完善設施,豐富功能,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截至目前,深圳全市「森林(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總數已達到889個,成為全國公園最多的城市之一。
與此同時,在公園、綠道、城市道路的綠化營建上,深圳市城管局也是不遺餘力。何航航介紹,為調整林分結構,改善森林景觀,提高森林生態效益,深圳按照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原則建設「一路一景觀」的道路綠化品牌。
「如今居民到深圳周邊走走就會發現,路上的花更鮮艷了、去公園更便利了、活動的內容更豐富了、綠化空間更舒適了、園林景觀的特色更鮮明了。」何航航認為,城市綠化建設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深圳已取得顯著成效。
廣東綠道講壇在深舉行 國內外專家雲集
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從綠道網邁向省域公園體系」為主題的「第二期廣東綠道講壇」16日-17日在深圳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和北京、上海、香港等國內外的著名專家以及廣東省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共計300餘人,共同研討關於綠色基礎設施、國家公園、郊野公園、社區體育公園等綠道升級工作的理念和經驗,共謀推動綠道升級的長遠之計。廣東省人民政府趙坤副秘書長、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王芃廳長、深圳市人民政府呂銳鋒副市長等領導出席。
本期綠道講壇通過國內外專家主旨報告、互動交流等方式,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研究綠道、社區體育公園、郊野公園、海岸線公園、城市公園等公園和各類特別保護地區的規劃建設,推動廣東省綠道升級和省域公園體系建設。
此次主旨報告分國外專家報告和國內專家報告兩部分,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設施管理部環境監測響應處處長汪昌極,美國馬里蘭州西爾弗斯普林市低影響開發中心教授凱利·弗萊明,倫敦大學學院巴特勒特建築學院城市設計教授彼特·比索普、香港園境師註冊局主席陳弘志、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夏麗萍等分別做主題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