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教授荊浩故里談歐洲「中國風」


放大圖片

■本次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上百名專家學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靳中興 濟源報道)日前,第二屆荊浩國際學術論壇在「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的故里河南濟源開幕,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教授波波娃作為應邀主講嘉賓之一暢談了中國古代山水畫對歐洲繪畫藝術的影響。

波波娃的分享主題為《歐洲中國山水畫早期研究》,通過她的研究,中國山水畫早在17世紀就已經被介紹到歐洲,最初開始注意到中國山水畫的兩個人為利瑪竇和德國藝術評論家和斯詹德拉德。不過,真正使歐洲繪畫界颳起中國風的卻是1697年來自法國的白晉.布維,他在晉見康熙皇帝時獲贈49卷中國繪畫,並將其帶回法國,引發了中國畫的模仿熱潮。

她還介紹,18世紀卡波利艾裡.尤克耶已經在創作中廣泛使用「中國式」繪畫,安東尼.華托則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並將其反映在日常使用器物中。「中國繪畫對歐洲繪畫的影響具有悠久的歷史,這也是雙方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波波娃總結道,「中國畫中所反映的恬淡悠遠的意境是西方繪畫所不具備的。」

本屆荊浩國際學術論壇由中國國家畫院、河南省文聯、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中共濟源市委宣傳部、荊浩藝術研究院、濟源市文聯承辦,同時舉辦的還有「荊浩杯」中國畫邀請展。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以及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專家、學者、書畫愛好者。

濟源市委書記王宇燕在活動開幕式上表示,濟源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在互聯互通的今天,荊浩藝術早已跨越國界、跨越時間,成為國內外共同的文化瑰寶。對荊浩山水畫理論和創作開展學術研討,不僅能讓深埋歷史的藝術經典再次呈現,更能推動山水畫藝術這一國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光彩。她指出,濟源作為荊浩故里,重視和支持荊浩藝術研究義不容辭,濟源將一如既往地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探索荊浩藝術創作足跡,為各位專家提供更為廣闊的創作平台。

荊浩,字浩然,自號洪谷子,河內沁水(今河南濟源)人,是五代後梁最具影響的山水畫家,是國內外學術界、藝術界公認的北方山水畫鼻祖,是山水畫水墨理論的倡導者、實踐者,是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聖」, 著有《筆法記》,存世畫作《匡廬圖》。荊浩作為北方山水畫創作宗師,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至今在海內外藝術界仍享有崇高聲譽。

相關新聞
空中花園藝術野餐派對 尋找生活中的工藝美學 (圖)
江衡:用媚俗抵抗世俗
法藍瓷設計大賽杭州開啟
麗江納西族文化展國博開展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教授荊浩故里談歐洲「中國風」 (圖)
百家廊:記得我們曾經相遇 (圖)
琴台客聚:張公箋註、潘少題詩
生活語絲:悼黃卓生醫生
天言知玄:鹿之命運
鵬情萬里:非要傾城才知愛你
翠袖乾坤:傳奇單親媽梁洛施
路地觀察:古典順勢療法(二)
歷史與空間:故鄉的小河 (圖)
書若蜉蝣:學習聆聽
詩情畫意:踏莎行
畫中有話 (圖)
來鴻:門掩歲月長 (圖)
試筆: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 (圖)
浮城誌:回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