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將於6月8日至12日在浙江寧波舉行,期間中國首個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常年展也將正式亮相。目前,中東歐常年展綜合館已經進入試營運階段,產品涵蓋中東歐13個國家的近3000種單品。除了中東歐常年展綜合館外,波蘭、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等國家特色館已經落戶,其中保加利亞等國正積極鼓勵本國品牌商入駐,以寧波為窗口開拓中國市場。
企業入駐免租金
記者從博覽會組委會獲悉,16個中東歐國家已全部報名參加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展,參展企業近200家。屆時,寧波市民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在寧波進口商品中心不僅能夠買到中東歐16國的優質葡萄酒,也能夠買到波蘭的特色農產品、捷克的水晶、斯洛伐克的蜂蜜、保加利亞的玫瑰精油等。
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常年展項目分為兩期,其中一期為中東歐常年展綜合館,規劃經營面積1000平方米,以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採用代銷模式,引進專業配套服務供應商為各國的企業和產品落地寧波、開拓全國市場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二期為中東歐國家特色館,規劃經營面積1500平方米。由各國在華的商務機構、授權企業承租建設並運營,以國別區分,打造各個國家的主題特色展廳。
同時,寧波還提供了配套的優惠政策,入駐綜合館租金全免,並由進口中心統一運營代銷;特色館由入駐企業自行裝修和運營,對符合特色館核定要求的商戶給予1.5年的免租期、1.5年的5折優惠政策,且給予一定的裝修費用補貼。
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進口服務部副總監沃曉芬表示,目前,中東歐常年展綜合館已經進入試營運階段,共有36家企業的產品入駐,產品涵蓋中東歐13個國家的近3000種單品。產自羅馬尼亞的特黑、濃黑巧克力,產自匈牙利的吸管巧克力和產自波蘭的曲奇餅乾,屬於展館內最暢銷的三大中東歐食品。
海關施行「綠色通道」
寧波海關審單處處長葛惠珍表示,寧波海關成立了臨時工作小組,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通關、查驗、物流、旅客進出現場研究具體方案和措施,並指定專人對外聯絡,確保溝通暢通。並提前向企業通告海關各申報現場,宣講展品通關政策,及時了解進口展品抵達寧波口岸時間,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葛惠珍說,為確保人員快速通關,寧波海關施行旅客「綠色通道建設」,在參會代表進出境現場設立專用通道,提供個性化服務,對重要賓客隨身攜帶的參會貨樣,遵循「特事特辦」原則。在展品通關方面,寧波海關在口岸通關現場,設立特別通道,實行預約報關、集中辦理、一次性驗放,優先辦理通關手續,對鮮活易腐商品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在展會現場,還設置海關辦公室。
寧波檢驗檢疫局通關業務處處長林軍表示,已向國家質檢總局爭取了對中東歐博覽會的一些扶持政策,要求第一入境口岸設置綠色通道、開闢入境貴賓和政要專用通道、特殊展品便利政策、下放展品的檢疫審批和備案權限等;原則上第一入境口岸不實施開箱查驗,確保展品及時參展;在保障方面,安排專人負責諮詢協調工作,24小時預約查驗,快速驗放,並梳理形成最新的中東歐入境展品負面清單,成立多個工作小組做好保障工作等。
寧波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延說,中東歐國家特色產品常年展把寧波進口商品中心打造成為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銷往中國市場的窗口和平台的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赴中東歐投資拓中國市場
波蘭館負責人張榮2013年從事外貿行業,去年銷售額為950萬元,與波蘭方面的合作今年才展開,目前以銷售波蘭的農產品、農副產品、製成品為主。他說,波蘭的農產品從源頭開始品質就非常好,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價格更便宜,但欠缺的是對產品深入的開發。因此,波蘭方面盡可能讓中方企業去接觸波蘭優質的生產商,一個廠商就表示,「中國是未來,未來是中國,但現在就是中國,中國的市場最大。」
張榮未來計劃在波蘭進行投資,不僅要做中國的進口商,還要做波蘭的出口商,「最好的合作模式就是在中國有展示平台,在其國內有投資。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開發適合中國人的產品。」
面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到中東歐市場,張榮說,競爭隨時都在發生,但競爭越多反而可以優化中東歐的市場。目前中國和中東歐貿易最大的約束就是貿易量不大,在運輸、海關等方面都存在約束,「因此在中東歐當地進行投資,對擴大雙方貿易很有推動作用。」
國家特色館借商貿推文化交流
來自斯洛伐克的中東歐博覽會形象代表貝京明,他的公司在寧波進口展示中心承辦了官方性質的斯洛伐克國家館,展銷該國蜂蜜、乳製品、葡萄酒等優質產品。
貝京明操着一口流利的漢語說:「斯洛伐克國內市場較小,生產商需要尋找國外市場。寧波有面對中國市場的成熟進口分銷網絡,把中國與中東歐的市場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所以我選擇了寧波。」
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館斯洛伐克館的負責人張慧表示,在斯洛伐克從事出口貿易20多年,現在做進口貿易是最好時期,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下,中東歐市場更具有吸引力,目前也正享受着寧波提供的展館租金減免的優惠。借助中東歐的食品打開市場後,再開發如日用品、礦產等其他產品,並以場館為平台開發教育、旅遊、文化交流等合作項目。
保加利亞館負責人茅月敏說,她的企業從2000年開始做進出口貿易,年銷售額可以達到1800萬美金,國家推出「一帶一路」政策後,覺得其中大有商機,就從去年開拓了保加利亞的市場,「寧波是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是免關稅和增值稅的,這對企業來說很有吸引力,與國內產品相比售價可以優惠40%到50%,去年與保加利亞的貿易額為150萬美金,今年預計將達300萬美金。」
茅月敏說,保加利亞政府通過行業協會和政府機構,鼓勵當地的大品牌入駐特色館,還免費提供了樣品,「我們現在通過微信、QQ和他們聯繫,感覺就像是和寧波隔壁的城市做生意。雖然現在沒有正式開館,但已經有市民下單預定產品了。」
下一步茅月敏打算利用在寧波落戶的保加利亞館開展文化交流,「我們不僅僅是賣東西,接下來我們還會在留學移民、旅遊、金融理財、養老等項目與保加利亞方面展開合作。」
詳情查閱:http://www.cceecexpo.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