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超級課堂聯合創始人楊明平。 本報浙江傳真
浙大為代表的「高校系」、從阿里巴巴IPO後出來創業的「阿里系」、以千人計劃人才為代表的「海歸系」,以及創二代、新生代為代表的「浙商系」,這批年輕人被公認為浙江創業創新的「新四軍」。「超級課堂」的聯合創始人楊明平就是典型的「高校系」創業者,並且是一位堅持了十年的連續創業者,他說自己是個愛折騰的人,喜歡做「從0到1」的創業。■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施倩 浙江報道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這個出生於1983年的年輕老闆說,除了投資的「畫友」,自己在這裡還有兩家公司。創業10年,當被問起已經做過幾個項目時,楊明平脫口而出一句「不記得了」,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大概十多個,不過根據大數定律,估計只有一個能活下來。
首開餐廳 扭虧為盈
2005年,楊明平和雙胞胎哥哥楊明泰還只是浙大信息學院的大三學生,前任老闆以「很便宜的」價格把浙大紫金港校區邊上的餐館轉給他們。楊明平說,學信息工程的自己當時只會靜態地計算成本,「就成本而言,當時覺得真是便宜,老闆光店面裝修就花了25萬,而兩個月後,我們以6萬元(人民幣,下同)就佔得60%股份。」
然而,這其實是個坑,如果是有經驗的人一定不會接下這家店,楊明平說。接盤後,這家餐廳一直虧損。愛折騰的楊明平說:「但就是有坑,我才能跳,等到哪天崛起,我就是第一家。」
一年後,兄弟二人又花了1萬多元全盤接下餐館,並開始大刀闊斧地開始對餐館進行轉型,「光改變菜系,我們就嘗試了越南菜、川菜,但考慮到做菜系,如果廚師走了,飯店沒有承接性,最後選擇了做火鍋,因為火鍋變來變去的也就是湯料。」此後餐館轉虧為盈,店面也因為人流量的增大,星空餐廳從150平米擴大到400平米。到楊明平開始第二次創業時,這家火鍋店每年的收入約有200萬元,利潤將近60萬元。
超級課堂 互動學習
真正讓楊明平成為創業代表的是「超級課堂」。2008年,當時多數家長還選擇傳統補習模式。楊明平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了「超級課堂」,請了一些浙大研究生當老師,開始做杭州首家高端「一對一」教育輔導公司,當時一堂課的收費高達300元。花6萬元租了一個80平方米的場地,楊明平笑着說,第一天就收了20多萬元的學費,「當時真是現金流最好的時候」。
此後,「超級課堂」開始快速擴張,先後在上海、溫州和杭州三地有十多家旗艦店。但一個商業模式成功後,成百上千的複製者也在一夜間出現。所以,在2010年,「超級課堂」將線下教育搬到線上,提出「為中小學學生提供荷里活大片式的網絡互動學習課程」的口號。
因為創始人之一朱亮的夫人周楠是荷里活的電影特效設計師,曾參與《木乃伊3》等大片的攝製,為了保證情景化教學的吸引力,他們將一個知識點的視頻長度濃縮在5分鐘左右。在網易雲課堂平台上,跟隨「超級課堂」學習英語四六級考試詞彙的學員人數超過了6萬人,遠超新東方在線的1萬多人,同時,「超級課堂」官方網站註冊量約20萬人次。
2012年,楊明平因為「超級課堂」項目,被福布斯評為「中國30歲以下30名創業者」之一。楊明平說,名單上的多位創業者已經「掛掉」了。創業本來就是概率性的事情,「我從來不認為我是聰明人,我只是比別人幸運一點而已。」
|